雷锋登上《人民日报》的前前后后



  田炳信,河北省人,1956年出生,现任《法制日报》社长特别助理,博士。1982年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即进入新华通讯社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农村牧业采访室记者,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副总经理,新华社广东分社政治文教采访室主任,新华社广州记者站站长等职。现兼任广东省国际关系促进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兼职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已出版了《现代热点采访录》、《神秘的内蒙古》、《中国第一证件———中国户籍制度调查手稿》、《变色》、《美国为什么妖魔化中国》、《邓小平最后一次南行》等著作。
 史海·回眸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三叉机256号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在1969年4月28日的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是林彪……他把林彪父子埋葬在温都尔汗
 人物·档案
  广东上个世纪初出了一批先知者和先行者,广为人知的有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像高山流水,大漠孤烟为世人仰慕。鲜为人知的则有张竞生,被人误读、误解了一生。时光的海水退潮后,礁石还是礁石,贝壳还是贝壳,海沙还是海沙。现在国人都承认,张竞生不仅是中国倡导计划生育第一人,也是中国性学研究第一人……被色情歪曲一生的张竞生
 深谈·追思
  中国知识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1977年、1978年、1979年毕业的大学生,人称“新三届”学人,总数大概有90万人。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随父辈经历过“反右”、“大跃进”、“四清”、“文革”等多场政治运动,吸纳了多种成分的政治养料,但始终是个小看客。下过乡,扛过枪,同过窗,江湖的甜酸苦辣,社会的世态炎凉,看个够,吃个饱,就有了“抗体”,就有了不卑不亢,就有了肥腴的怀疑,就有了焦虑的追问……潜规则是一块肥腻的石头
 社会·纪实
  极目远眺,透过历史的蛮雨障烟,在中国朝代更迭的断裂处,你会清晰地看到一沉一乱那凹凸不平的疤痕。游民像股浓浓的液体,从那断裂处流出,散发着一股刺鼻呛眼的味道。那是一个朝代再生的营养液,也是一个朝代死亡的腐蚀液……中国游民与“仇富现象”
专栏文章
红墙第一翻译冀朝铸:陪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09-02 16:30
与李纪周同学 周彦文忆红卫兵大学生时代(组图) 09-01 18:32
中南海昔日护士专访:江青被抓时表现镇定 09-01 18:31
舒乙:老北京原不是这样 对文革的批判还不够 09-01 18:29
当年副总指挥伤心记忆:大兴安岭好大的一把火 09-01 18:27
流动改变了游民的思想:中国游民与“仇富现象” 09-01 18:06
煮酒论史:吴思——潜规则是一块肥腻的石头 09-01 17:57
1名士兵的忆200位开国将军:许世友的故事最动人 08-31 23:31
军旅作家张永枚:三十年前西沙传来天籁之声 08-31 23:25
史海钩沉:雷锋登上《人民日报》的前前后后(图) 08-31 23:04
龙梅和玉荣:影响三代人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图) 08-31 23:02
当事人口述历史:他把林彪父子埋葬在温都尔汗 08-31 22:54
丘海雄:谁会更有机会成为社会的经济精英? 08-31 22:53
人物风流:“舒马赫的中国武术师傅”—马志富 08-31 22:45
人物风流:“舒马赫的中国武术师傅”马志富 08-31 22:42

 外界评论
记录时代的镜子
  《田炳信深谈》专版口述实录方式不同于以往以个人情感和隐私为取向的口述实录方式。它体现了口述实录真实、生动的特征,同时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点评事实和人物,使访谈具有一定思想性。文章的真实、生动和思想性从专版版面内容、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点滴之间折射可见。
[全文]
大角度 大纵深
  众多的报纸,每天都在报道同一个事件。读者好比天天吃同样的饭菜,腻了,总盼望有新的东西来调整胃口。《新快报》在许多类型的专版中,推了一个“田炳信·访谈”“高手”专版。所谓高手,就是写作高手。如同歌星、体星一样,由“写作之星”来主持这个专栏。这个专栏也就产生了明星效应。西方的新闻媒体,常常将新闻高手们如同宠物一样保存在专栏、专版中,用他们的口、他们的笔,来与读者、观众建立长久的联系。于是,西方的名记者、名专栏作家产生了,他们拥有一大批拥趸,有时候一言九鼎,左右总统……
[全文]

中华网文史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