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石刻御医”陈卉丽:因为爱,所以守护“千手观音”

2017-11-17 13:57:11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治好千手观音病害的陈卉丽却说自己落下了“病根”——见了石质文物,我就不自觉地关注它有什么病害,迫不及待地想去“治疗”它。陈卉丽笑称,这个“病”也让她对石质文物的修复有了更高的热情。

因为爱,所以守护“千手观音”

陈卉丽能够来到“千手观音”身边,其实是因为爱情。她和爱人是“同学恋”,婚后分居两地。1995年,在组织的关怀下,陈卉丽从老家四川调到爱人所在单位—大足石刻博物馆工作,成了一名文物监测员。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她涉足馆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文物修复。她边干边学,白天请教同事,晚上啃书本“恶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不仅学习了历史学、考古学、鉴定学、金石学、化学等知识,还掌握了石刻、色彩、髹漆、贴金等实用技术。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陈卉丽快速成长为技术娴熟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石刻御医”陈卉丽:因为爱,所以守护“千手观音”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石刻御医”陈卉丽:因为爱,所以守护“千手观音”

她坦言“我不信佛教,但我爱千手观音”。正是因为这份爱,她在22年既单调乏味又清苦寂寞的岁月里一直守护着大足石刻造像,并像医生关怀患者那样不断寻找良方和药材。

在与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卉丽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对比资料影像;“闻”则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则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则是采用手轻摸触碰感受文物是否疏松,或用银针刺探被金箔彩绘覆盖的石质本体风化情况。

这看似简单的“四诊法”却让她在业界获得了“一手准”的美称。陈卉丽的同事韩秀兰说,“四诊法”可初步诊断出文物病害20多种,准确率达95%以上,与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

作为全国石质文物修复行业里凤毛麟角的正高级职称专家和拔尖人才,陈卉丽每月薪水只有6000多元,甚至比不上调到经济富裕地区、级别和水平都比她低的同行。但她从未后悔或者产生不平衡感,她说“只有文物修复,才能让我内心真正平静。我愿为此坚守一生。”

(责任编辑:孙鑫鑫 CN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