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田玉红——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开辟国际传播新高地

2017-05-18 11:08:20  新闻战线    参与评论()人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一次成功的全球议题设置,媒体应顺势先行,推动中华文明的新一轮世界传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是国家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主阵地,积极传播“一带一路”是国家大台的职责与使命所在。

借力外嘴、外眼,多语种剖析“一带一路”丰富内涵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多种文明,近百个相关国家地区和上百种语言,只有采用母语传播才能实现精细的、差异化的“一国一策”国家传播战略。国际台发挥65种语言传播的巨大优势,深入细致进行国别研究,精心打造了一批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国情、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规则、能清晰定义和解释国家对外方针政策的中外报道队伍。

策划主题采访,“外眼”呈现丝路繁荣

国际台多次组织中外记者赴国内有关地方和沿线国家集中开展采访,形成多个自主采访活动品牌。如2016年10月,国际台联合“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共同组织“丝路中俄”全媒体采访活动,2016年5月,国际台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中外记者邀请来自土耳其、阿富汗、埃及的13位智库专家和知名媒体人完成了“丝路名人中国行”第二季采访活动,一同感受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交流互鉴。此外,“探访新丝路”“感知新疆”“CRI外籍记者行”等也都形成各具特色的“外眼”看丝路的品牌活动。

▲“感知新疆”采访活动中,记者在拍摄新疆大学的阿富汗留学生展示书法。

深耕原创评论,多国观点把脉舆论

评论是引导舆论的灵魂与旗帜。国际台发挥中宣部国际评论员、多语种评论员、外籍员工和海外报道员的作用,在评论品牌《老外谈》的基础上打造《“一带一路”中外谈》,充分调动65种语言覆盖国家的专家队伍资源,全景展现世界各地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调动驻外机构,国际视野唱好和声

国际台驻外记者和海外节目制作室走访在缅甸、巴基斯坦、津巴布韦、俄罗斯等国的石油、港口、医疗、技术等项目,围绕“一带一路”上的“世界故事”,打造三大重点媒体产品:《“一带一路”高端访谈》、《“一带一路”重返现场》、《“一带一路”民生故事》。

▲国际台主持人杨光在录制《直通一带一路》节目。

合作传播传递海外强音,扩大“一带一路”媒体“朋友圈”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国际台始终坚持“主战场在海外”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扩大中国声音的全球覆盖。加强在重点国家地区资源投入,广泛与各国主流媒体深入互动,积极推进促进跨国界、跨地区的专业性媒体合作。

海外布局优化,加强核心区域覆盖

国际台在巩固现有海外阵地基础上,围绕国家总体战略,进一步加强重点覆盖,以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中之重。

一是推进土耳其国家全媒体项目建设;二是在非洲以开罗、内罗毕两个海外节目制作室为支点,稳步推进对阿拉伯国家和东非斯瓦希里语区国家的全媒体覆盖;三是在南亚实现巴基斯坦本土化节目开播。国际台还与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正式签署新闻互换协议,全面推进正面报道“中巴经济走廊”。

▲“丝路中俄”记者团参观古丝绸之路阳关遗址。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