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武汉研究生坠亡事件调查:多年承受导师的精神摧残

2018-04-03 19:51:1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放弃了理想的学校,但陶崇园对出国读博士仍抱有很高的期待,可事情没有他想象中的顺利。

2016年10月17日,他曾向一位学姐咨询,想找老师请教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王攀知道后很生气,用了”叛逃”这样的词。陶崇园想直接申请出国,而王攀希望他留在研究所读博,即使出国,也希望申请“联合培养”的学校。

学姐鼓励他,尊重自己的选择,“我们都被他说过,不用在意”。

在此后的一年里,陶崇园一直为出国读博努力。他的外号叫“陶博士”,在李浩眼里,他就是为博士而生的人。念大一时,李浩听到他讲梦话:“这一行乘以多少加上这一列…。”他第一次知道有人做梦也想着线性代数。

陶崇园求学期间所得的荣誉证书。图片来自网络

陶崇园求学期间所得的荣誉证书。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入秋,进入研三的同学大多数为找工作而奔走。陶崇园不在其中,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读博士,包括他自己。

九十月份,陶崇园联系了几所国外院校的导师,其中一个曾是王攀的学生。这位导师与王攀沟通后表示,“我大概率不会接受,除非您同意。”

王攀回答,“如果陶放弃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则我无权做任何建议。”这份聊天记录也被陶崇园保存在了电脑里。

王攀与国外导师沟通的聊天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王攀与国外导师沟通的聊天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聊天记录显示,与陶崇园交流时,王攀连问了两个问题,“你是否决定不在研究所读博?你是否愿意承担在对上一个问题回答‘是’后,研究所给你的相应系列反应?”

陶崇园问,“王老师,我能当面和你谈一吗?”王攀说,不回答这两个问题,就没有谈的必要,“只需回答是或否”。

两人并未就出国读博一事达成一致,王攀在聊天中明确表示不会推荐其出国,并让陶崇园“三天内离开实验室”。

陶崇园暂时放弃了出国读博的计划,他对刘辰和李浩说,打算毕业工作一年,再考博士,那样就不需要导师签字。在武汉,他找到了一份年薪20万的工作。

任霞也知道这件事,儿子告诉她,这是“曲线救国”。陶崇园最大的梦想,就是到高校当老师,他需要一份博士文凭。但他曾和同学说:“我是百般不愿意读他(王攀)的博士,读了我的人生就是他的了。”

两个月前,陶崇园收到姐姐发来的一个链接,标题写着《寒门博士之死》,讲述了今年1月发生在西安交通大学一起和导师有关的博士自杀事件。他说,如果自己读了博士也是这个结局。

一语成谶,只是,他还没等到考上博士的那一天。

陶崇园和姐姐的聊天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陶崇园和姐姐的聊天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