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曹操墓地面建筑曾被有组织拆毁 男性骸骨身份仍未定

2018-03-27 06:26:0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周立刚:正式的挖掘工作,是从2006年开始,之后在2008年到2010年又挖掘过一次。最近一次的挖掘工作,是从2016年11月开始,目的是配合一个高陵保护展示工程的建设。

新京报:发现十年后,为什么会重启发掘?

周立刚:本次发掘进一步确定高陵的规模,加上之前的挖掘中,有发现陵园建筑的痕迹,加上此前的地面勘探有新的线索,所以再一次启动了挖掘。

新京报:目前挖掘的进展如何?

周立刚:总的来说,目前地面挖掘部分已经结束,现在的主要精力在后续考古研究。本次发掘工作最大的进展在于,确定曹操高陵的地面是有建筑的,这与以往的认识不一样,说明曹丕并没有遵循曹操“薄葬”的要求。

新京报:学术界有人认为,现有的进展还不足以打破史书中曹操陵墓“不封不树”的记载?

周立刚:学术上有争论很正常,但是所谓“不封不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是地面不设封土,不设石碑,也可以理解为“不封不树”。曹丕是孝子,可能他不愿意看到曹操的陵墓过于寒酸,所以建设了地面建筑。

毁陵或是为了避免引来盗墓者

新京报:为什么曹丕在建设了地面建筑后,又有组织的拆毁?

周立刚:目前没有确定的说法,史籍中记载,曹丕毁陵是出于对其父遗志的尊重,但也有可能为了避免过于招摇,引来盗墓者。

新京报:曹操高陵的挖掘,与其他考古挖掘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周立刚:流程上来说,考古工作是有固定的操作流程的,这一点在高陵的挖掘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遵守。考古人员在挖掘时,住在附近的村子里,也是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工作。

实际上,由于土层等原因,曹操高陵的挖掘工程整体来说不算复杂,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高陵的保护等级很高,整体都需要保护性发掘,所以作业的精细程度会有区别。

新京报:挖掘出的遗骸,能够确认是曹操遗骸吗?

周立刚:2009年挖掘出的男性骸骨,目前来说极可能是曹操遗骸。这是在现有的证据之上,根据目前的材料判断的,但也没有定论。考古上实际也没有“定论”这种说法,毕竟研究对象是一千多年前的人和事,所以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新京报记者 王煜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