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媒体揭秘职业打假人:一袋几块钱辣条可获赔千元

2018-03-16 11:23:52  重庆晨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跟踪采访“职业打假人”揭秘其打假生涯和操作手法

“我是食安志愿者”

本报记者跟踪采访一名“职业打假人”揭秘其打假生涯和操作手法

一种汤料的外包装上未标注适宜人群,胡高因此购买了数十包,并将超市和厂商告上法庭。双方此前已多次对簿公堂。昨日,又到了胡高与被告、法院协商的开庭时间,在上次庭审结束时,胡高对被告喊道:“正好3・15,你喊记者来采访、报道嘛,你看他们(记者)是支持你,还是支持我?”不过,双方昨日并未如约开庭。

职业打假背后或有团队操作

双方上一次开庭是在2月初。

被告席上有两个中年男子,一个是厂商代表,一个是销售该商品的知名超市员工。巧的是,原告和被告三人都抽烟,双方只有在休庭时溜出去才过个烟瘾。而且由于只有胡高带了火,被告还只得找原告“借个火”。

然而,原告们需要克制的不仅是烟瘾,还有坐在对面的原告胡高的不耐烦。“你搞快点嘛!我下午还要去XX法院开庭。”看着手忙脚乱整理物件的胡高,厂商代表说。

他下午要面对的原告,疑似胡高的“团队”,寄出起诉状的地址、诉状格式、诉讼理由、购买商品的批次都如出一辙。他毫不避讳地对胡高说,下午开庭就是“你们的人”,说“你们这样搞,有什么意思”。对此,胡高未予回应。

这次开庭并无意外发生,和上几次一样:谈崩了,不欢而散。

在质证时,被告方没有像上次一样爽快承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而是全盘否认,这多少让胡高有些意外和慌乱。

四处找证据打假,他忙得团团转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