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4岁的学界泰斗:这个曾在牛棚里研究核潜艇的科学家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的确,当下的中国正在用创新书写一个一个新的“中国骄傲”,而今天科技成就的井喷,离不开四十年前的一场大会。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从那以后,这片曾诞生“四大发明”等伟大科技成就的古老土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40年后的今天,在同样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故事。
他曾在牛棚里坚持搞科研四十年“科学的春天”里硕果累累
星汉灿烂,深空浩渺。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飞天梦想,从未停止。40载光阴荏苒,“神舟”、“嫦娥”、“天宫”,这些凝结着祖先无尽想象的名字,成为一个个航天重器,巡弋九天之上。
从载人登月,到深空探测,人类信步太空,需要拥有更强大运载能力的超级装备。这些超级装备,就好比人体的骨架,行业内有“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说法,因此,如何让这副“骨架”既结实又轻便,是航天人永恒的课题。
40岁的王博,是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过去10年时间一直从事工业装备结构优化研究。他们为长征5号运载火箭20多个部段“瘦身”,减重达到645公斤。单发火箭节约成本3600多万元,让世界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把结构重量精减到极致,王博和团队眼下正在研究未来减重的新方向。今天,他们要进行一个关键的原理性实验。此前他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整理了100多页实验报告,用计算机“算”出了一套新方案,这个新方案能够模拟出航空装备真实的受压情况。这套“算”出来的方案是否可行,今天的实验结果尤为关键。
实验人员往气囊内加了0.12兆帕的压强,气囊一点点涨起来,然而变形越来越严重,实验暴露出了问题,不得不停止下来。
运用计算力学不断优化航天结构,让中国的航天装备更轻便更灵活,是王博和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平均年龄不足37岁的团队正在打造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而在他们的身后不仅有国家的期待,还有团队里一位耄耋老人的守望,他就是中国计算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
星期日的早晨,已经84岁的钟万勰仍然像平时一样,出门上班。每天从家到学校,他都拄着拐杖,走上将近半个小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人家车来接,我其实并不十分欢迎,少了锻炼怎么行。
上世纪60年代,钟万勰的伯乐钱令希先生承担了核潜艇复杂壳体稳定性的研究课题。当时作为团队骨干,钟万勰冲锋陷阵,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期而至。1967年,钟万勰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进了“牛棚”。可是艰难跋涉的文革岁月,并没有减弱钟万勰对科学的虔诚,阴暗的小屋里没有纸,没有笔,没有参考书,更没有有关的资料,他就用脑子一遍遍地“过电影”,硬是在牛棚里算出了核潜艇耐压壳关键理论。
钟万勰:我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又想出来点新的名堂,写了一个小条,就趁放风的时候溜出来,塞给钱先生,这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