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北京多家餐厅年夜饭爆满 部分餐厅限定用餐时间

2018-02-16 06:25: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50年代末的时候,日子苦啊,那个时候过年的目的就是解馋,过年的时候要是可以敞开肚子吃窝头都是好事,那时候我还小,但是也记得,大多数时候根本吃不上菜,弄点油炒点大盐粒,就着窝头吃,可开心了。”

到60年代的时候,国家对猪肉、牛羊肉等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糕点、糖块也开始按人口分配。陈老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家里条件还是跟不上,也是经常挨饿。“为了过年能吃好的,家里人平日里都是舍不得吃的,攒着米面肉,就等过年的时候吃一顿好的,包个饺子吃。”

80、90年代以后,日子好过了,哪怕不是过年,鸡鸭鱼肉也吃得起了,过年的时候桌上的“大菜”、“硬菜”也开始多了起来。

“以前过年年夜饭就是为了解馋,现在不一样,主要就是为了能团圆,以前过年想吃肉,现在反过来了,肉吃的太多了,就想吃点什么素的,野菜什么的了。”今年除夕夜的晚上,陈老家也没有准备太多菜,两盘饺子,几份小炒,让儿子陪着喝上几杯酒,再看看小孙女,“很满足啦。”

“北漂”族的年夜饭 一家人在一起 在哪都是年

和很多人离开工作岗位回家不同,今年张高明(化名)因为值班不能回家过年,这是他工作的第三年,也是不能回家的第一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听说他不能回家以后,一家人做了一个决定——来北京陪他过年。

爸爸妈妈、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再加上几个孩子,一家9口人浩浩荡荡来了北京陪小张过年。算上小张,一共10口人挤在他不大的出租屋里,妈妈亲自下厨,炒几个家乡菜,煮上一锅饺子,这从小吃到大的年夜饭,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

“以前在家里过年的时候,每次都是我妈自己剁馅自己擀面皮,一家人围着亲自动手包饺子下锅,整个过程会让人享受这个过年的气氛,其实过年最重要的还是个氛围嘛。”平日里在北京打拼的小张,经常忙起来饭都吃不上,今年除夕,有小半年没有见到家人的他,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除了吃菜喝酒,饺子也吃了二三十个。”

“其实在饭桌上,主要还是聊聊一家人一年以来的生活变化,说一下我们兄弟几个工作的状况,说一下几个孩子上学的事。虽然今年没能回家过年,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不是年呢,过年就是要团团圆圆嘛。”

A06-A07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刘经宇 张彤 实习生 王苑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