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告别近20年野蛮生长 电动自行车姓“自”不姓“机”

2018-02-12 07:35: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告别近20年野蛮生长 “新国标”助高质量发展

电动自行车:姓“自”不姓“机”(发布与解读)

“总有一些电动自行车,每次像风一样从我身边擦过,让人提心吊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地区的小孙,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已经两年多了,但他感到越来越不安全。

经过近20年发展,特别是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兴起,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规模世界第一,年产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很多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越来越快,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

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国家标准报批稿,向社会公示30天,目前公示期即将结束。相较1999年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提升,被誉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史上最严‘新国标’”。

那么,“新国标”将对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及政府监管部门带来怎样影响?目前大量存在的“超标车”到底是姓“机(动车)”还是姓“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生产者、行业专家和消费者。

1. 确保共同利益最大化

中国最早的电动自行车标准于1999年出台,名为《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管理与服务中心主任郝文建说,由于时代发展,标准严重滞后,使得近20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肆意生长”。此次“新国标”出台,标志着《条件》正式进入历史,电动自行车行业迎来严格监管时代。

1234...6全文 6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