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等不到刘鑫道歉,还有更好的方式宽慰江歌母亲

2017-11-14 14:05:5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江歌案引发的舆论海啸仍未平息。有人说,这是两个受害人之间上演的“相煎何急”。可从舆论场景看,互耗局面早就从江母、刘鑫二人之间延及整个舆论场。

江秋莲在翻看女儿的旧物,她说江歌喜欢收藏无用的小玩意儿,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澎湃资料

“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却在岁月静好”的争议性情节,将这起纯“私人”事件带入公共舆论管道,自然有其必然性。但当下的舆情图谱却更多的是“情绪对情绪”,人们批发着愤怒,零售着仇恨——虽然这事仍处在“情绪太多,事实不够用”的状态,虽然眼下支撑“江歌替刘鑫而死”的核心情节“挡刀说”和“关门拒救说”并未确证。

愤懑可以理解,因为附在朴素正义观之上的情绪,总需要宣泄的出口。也不必将那些止步于暴戾之前的据实批判斥为舆论暴力,不能说一个人批是正常表达,一万个人批就是网络暴力,是不是舆论暴力关键看其质地,而非话语厚度。本质上,模糊道德分野进而给懦弱以奔向坏的动力,未必比道德裹挟式审判更好。

但合理的情绪呈现,应该围绕确定性事实,而不宜根据不确定信源与脑补情节。刘鑫及其家人事后表现的明显不当不可否认,这引发激愤很正常;但案发现场“室友替死,自己偷生”的情景并未得到证实,以此为据点发射道德炮弹,快意泄恨,还有失妥当。

很多愤怒情绪的出发点,还是站在江母一边。他们为江母鸣不平:失女之痛,其悲孰甚?何况是跟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女。这意味着,江母的精神支柱极可能因此坍塌。而江母可堪同情的处境,愈发增加了网民对刘鑫事后冷血反应的愤怒。所以,他们心中也生成了某种正义逻辑:骂刘鑫不是为了自身宣泄,而是为了江歌母亲。

关键词:江歌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