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但以个体回收者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力量却不断萎缩,大量可再生资源混入垃圾系统,使得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困难重重。业内数据显示,饮料包装物作为典型的低附加值废弃物,体积占到了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30%到40%。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以收取押金的方式实现饮料瓶社会化归集和回收,中国将如何再造再生资源安全回收体系,还需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探索。
拾荒大军回收废塑料热情不高
天气渐渐变冷,在西城区回收废品的张师傅收到的饮料瓶越来越少了。“前几个月一天收10包塑料瓶,现在一天只能收5包。”他说,近几年,废塑料瓶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今年以来,600毫升的塑料瓶回收价格为一个5分钱左右。“但塑料瓶算是废塑料里最值钱的了,其他塑料制品价格更低,早就不收了。”
据了解,回收上来的塑料饮料瓶主要有两大用处,一是做成食品级颗粒,以此再次做成饮料瓶,从而节约石油原料;另一个用途是用于化纤行业。长期以来,由于垃圾分类意识的缺失,许多饮料瓶都靠拾荒者翻捡垃圾桶得来,回收的饮料瓶大多被垃圾污染,无法直接再生为饮料瓶。同时,这些废饮料瓶的流向也不可控,许多废饮料瓶进入不规范的小作坊后,在粉碎、用工业强碱清洗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被加工成不安全的塑料制品。
记者获悉,由于国内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安全回收体系,废塑料回收量难以与塑料制品的需求相匹配,国内企业长期依赖进口废塑料进行加工生产。但随着环保风暴来袭,今年8月,环保部发布的新版《进口废物管理目录》中,废塑料进入了“禁入之列”,其中就包括广泛用于包装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等的饮料瓶。这项政策将于年底前实施。
随着废塑料进口收紧,业内预测,国内塑料制品或将迎来价格上涨,因此规范化的安全回收体系亟待建立。
押金制让饮料包装回收率超九成
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垃圾中转站,每天都有近3吨的可回收物被工作人员从垃圾中挑选出来,其中九成以上都是饮料瓶。老百姓不愿对废塑料瓶进行收集,拾荒者捡塑料瓶兴趣降低,生产者、零售商对废塑料瓶不管不问,废塑料瓶的回收再利用正遭遇着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