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3日报道 英媒称,人们并非要追溯至依靠马匹出行的时代,即使自行车是最先取代畜力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机械装置。然而,自行车现在可算是一种新兴的两轮动物。在北京、台北、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城市,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通过手机app租借自行车以满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将轿车和摩托车留在家里,也放弃了打车。
投放在新加坡的ofo小黄车。(路透社)
路透社9月26日以《亚洲城市共享单车出行蔚为风潮汽油需求增长放缓》为题报道称,根据中国交通部的数据,两年来共享单车蓬勃发展,仅在中国就投放了超过1600万辆单车,超过1亿人注册成为用户,从而减少了轿车使用并导致汽油需求增长放慢,而轿车使用和汽油需求增长原本就预计将在2025年之前出现停滞。
“去年末以来共享单车市场井喷,主流观点认为这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因为共享单车可帮助完成行程,”IHS马基特公司下游顾问海瑞·刘(音)表示。
“我经常使用共享单车服务,因为它非常方便,在哪都能找到单车,也不用担心丢失,”土生土长的北京居民张女士说,今年36岁的她每周都会使用几次共享单车作为通勤之用,骑行距离在五公里以上。
“以前在火车站外总能看到出租车排着长队等待拉客,但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情况,”北京一位分析师表示。
过去的一个月,中国共享单车初创企业摩拜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台湾地区也支持共享单车项目,计划到2020年自行车在上班交通工具中的占比从目前的约5%升至12%。此外,新加坡的Obike和美国的VBikes也在台湾提供无桩共享单车服务。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市民文明用车意识有待提升外,共享单车企业管理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对此,一些地方曾出台规定,每投放多少辆共享单车,车企至少配置1名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