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中欧智库联合发布报告称中欧务实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2017-09-22 07:22:1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经济日报布鲁塞尔电 记者陈博报道: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欧盟布鲁格智库和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中国—欧盟经济关系2025:共建未来》报告日前在布鲁塞尔发布。该报告认为,中欧在经济、社会、人文交流、安全等方面是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从1975年中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建立双边关系40多年来,双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欧共体已转变成为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进口来源地。中欧双方一致相信,有效开放、以规则为基础、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多边主义应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

报告认为,在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盛行的背景下,中欧更应思考如何全面深化双边经济关系,在未来的8年里,进一步增加中欧之间以及对第三方开展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促进双方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全方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中欧合作的机遇和成果不仅将惠及双方各个领域和层级,而且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创造就业,提升本国及全球的社会福利水平。

鉴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报告承认中欧在文化、制度、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观念上的分歧和障碍对进一步深化合作带来了挑战。如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平等开放与对等开放、保护主义与共享开放、国有企业与竞争中立、市场经济地位与遵守世贸规则等。中欧能够达成广泛共识和协议的最佳起点是气候政策领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容克计划”的对接,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等合作,都将全面深化中欧经济关系。为此,该报告提出了8条建议:一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达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二是在中欧BIT谈判达成后,启动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三是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进一步扩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欧洲有潜力成为“一带一路”的“西方之锚”。四是深化中欧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合作。五是聚焦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新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双赢”合作。六是支持中欧深化金融领域合作。七是继续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完善世界经济秩序作出应有贡献。八是探索中欧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机制。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