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迎接党的十九大]中欧班列(重庆):连接全球市场的中欧班列

2017-09-21 07:42:2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为了推动“渝新欧”与当地产业发展形成更好的良性互动,中欧班列(重庆)率先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铁路部门建立了跨国、跨洲班列运行时刻表,成为欧亚各国铁路运输中等级最高的“五定”班列——“定起点”“定终点”“定路径”“定运行时间”和“定运费价格”。

“渝新欧”的不断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吸引着更多市场需求和要素资源向重庆集聚。

谋划物流新版图

今年6月21日,第二十届渝洽会开幕前一天,一份由重庆两江新区与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按照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渝新欧”多式联运项目,这意味着中欧班列(重庆)将从现在的团结村铁路口岸转至果园港始发。

未来,横贯亚欧大陆的“渝新欧”铁路,将在果园港实现与长江的“牵手”——借助“渝新欧+长江”,中欧货物可沿长江黄金水道便捷换乘“出海”,果园港作为承载东西双向开放和长江上游物流贸易枢纽港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另一场“渝新欧+4小时航空”的铁空联运模式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据悉,以重庆为圆心画一个圈,4小时的飞行时间几乎可覆盖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东京等东南亚和东亚主要城市。

与此同时,“渝新欧”还通过“铁公联运”实现了通道的南延。目前,重庆到东盟公路物流大通道的东线已打通,货物从重庆出发,经广西凭祥口岸到越南河内,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20多天,而成本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

借助“渝新欧+”,不产一粒钾肥的重庆,正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钾肥集散中心,每年钾肥流通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同样,与咖啡并无交集的重庆,却打造出全国最大的咖啡现货交易平台,运营1年多来,已实现交易额80多亿元。

重庆西部物流园董事长罗书权称,“渝新欧”不单是一个运输通道,它承载着中国内陆开放崛起的使命,未来将衍生出多条路线,而每一个环节和支线都需要继续去创新。

(经济日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孙世芳 顾 阳 齐 慧 暴媛媛 执笔:顾 阳)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