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耕海牧渔 唱响蓝色“牧歌”

2017-09-12 07:02:2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在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有一处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体积约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被称为黄海冷水团。它是一个温差大、盐差小,以低温为主要特征的水体,非常适合养殖喜好低温的深海鱼类。

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海区夏季表面水温过高,优质高价的海洋冷水性鱼类生产一直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短板。

“利用好黄海冷水团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提升我国深海养鱼能力,保障国内海洋性冷水鱼类的供应。”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告诉记者,黄海冷水团如果仅开发500亿立方米用于养殖,按照10立方米水养一尾鱼、每尾鱼1公斤计算,那便是50亿公斤产量。高品质冷水鱼市场价按平均每公斤40元计算,产值便是惊人的2000亿元。

作为距黄海冷水团仅40海里的城市,日照市2015年启动了黄海冷水团绿色养殖实验。去年,“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项目”首批6万尾虹鳟和硬头鳟苗种完成海水驯化和近海过渡养殖,再一次实现转场,走进黄海冷水团,真正“游”向深远海。

在日照市万泽丰海洋牧场港口,一艘全国最大的深水养殖工船正在进行最后的检修和调试,该船已于6月份正式下水,前往50海里外的黄海冷水团海域,通过循环抽取冷水团中的低温海水,进行三文鱼等高价值海洋冷水鱼类的养殖。

“当前,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离岸养殖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说,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离岸养殖,且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如挪威,离岸养殖水深已发展到负100米,网箱周长达120米,最大容积达2万立方米,单个网箱产量300吨以上。

“离岸海洋牧场大型平台等装备的使用,使我国海水养殖区域从近海向远海大大延伸,海洋渔业空间得到拓展,为向海洋要粮食要食物提供了技术能力支撑,使建成高水平的‘海上粮仓’成为可能。”王守信说。

据悉,山东省将启动新一轮升级海洋牧场3年示范计划,集中投入财政资金,引导加快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深海养殖装备及配套设施和物联网运用技术,大力推进离岸海洋农牧化建设。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形式的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和区域性渔业综合开发,从而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