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项目调研:从“有其居”到“优其居”满足不同层次需求(4)

2017-08-12 06:56: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双赢的“加减乘除法”

保障房项目应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企业与业主双赢

“当初选择购房时,因为是限价房,我们曾担心房屋质量不好,怀疑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从交房至今,房屋质量情况非常好。”房山区长阳国际城业主刘丽伟说。

像刘丽伟这样对政策性住房质量问题持有疑虑的业主不占少数。但在长阳国际城办公区陈列的长城杯、文明安全工地等一座座奖杯,却印证着保障房“降价不降质量,提速不提风险”的承诺。

对于企业而言,不赔钱赚吆喝又过于理想化,那么保障房项目是如何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企业与业主双赢呢?这需要精打细算,用好“加减乘除法”。

“加”的是新工艺、新方法,力求最优质的用户体验。柳金平介绍说,梧桐苑项目建设之初,曾借助建筑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同时设计多套规划方案,在基础底板选型、车库顶板选型、地下室埋深、管井尺寸等细节设置上作了严格论证和优化,极大地节约了建筑成本,达到更少投入、更高性价比的效果。

“减”的是项目投产风险,守住“不亏本”的底线。积极顺应楼市调控方向,推进惠民房地产项目研究开发,不仅反映了国企的社会责任与勇于担当,更需要其对收益、风险的精细化核算。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代春利说,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需要经过项目公司、区域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层层研究测算,至少也要召开6个到8个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背后,是优秀的风险管控能力与敏锐的前景预期。

“乘”的是业主长期收益,赚得企业的响亮名牌。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海外公司总经理费洪伟介绍,通瑞嘉苑项目的最早设计方案是采用自建燃气锅炉房供暖,供暖费为每季每平方米30元。后来项目部主动同地方供暖单位磋商,确定本项目采取大市政供暖自建换热站方式,将供暖费每季每平方米降低为24元。仅此一项,公司多投入近3000万元,却得到业主多年居住的便利和良好口碑。

“除”的是冗员冗费,以最低的管理成本谋求最高的经营效率。据介绍,通瑞嘉苑项目公司员工最多时也仅有24人,但却释放出远远大于24人的运作能力。“在接手这个项目之前,我体重170多斤,来到这里一年多,已经瘦了20多斤。”陈志强笑着对记者说,这便是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兵团式作战的良好作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 慧 实习生 毕 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