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注定要永载史册。
那一年,570万出身不同,从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人共同走进考场,参加中断了10年的高考。27万人走进了大学,他们的命运就此改变,中国也由此悄然改变……
高考的恢复,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动荡走向稳定,从只讲阶级出身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虽然那一年录取的人数与整个中国人口基数相比微不足道,但其所带来的深远意义一直影响至今。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他是高考制度旗帜鲜明的捍卫者。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摄
四十年后,当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毫无疑问,最初几年参加高考,走进大学的人已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他们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价值,新共识,他们创造了中国辉煌的时代。他们是现在中国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一个制度走过了四十年,当它形成一种既定模式之后,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几乎没有人会否定恢复高考政策本身的重要性,高考本身,带给人们的是希望,潜移默化地在心里种下了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成就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光荣与梦想。
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高考往事,有着截然不同的高考感受,大学所接受的新思想构成了他们未来努力的方向,造就了他们对之后人生的态度。
值此恢复高考四十周年之际,新京报推出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我的高考”,从每个个体的人生经历出发,追寻他们的人生道路,探寻高考给他们带来的命运转变。每个人虽然渺小,但把他们的经历结合起来,就是一部浩瀚的中国改革发展史……
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办公室望出去,是绵长的白城沙滩。再远处,是泛着三两只游船的澎湖水。
“1978年刚入校时,我们还要端着枪在这片沙滩上巡逻。”刘海峰指了指窗外的海水,他1米8,高瘦。放哨,是为了防范海峡对岸的“水鬼”特务。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专家,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录取大学生中的27万分之一。
40年来,高考从一代人命运的拯救者,演变成“人人都能吐槽几句”的人才选拔机制。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