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留守儿童”压力下的毕节之变(3)

2016-06-17 03:40:0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毕节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对这些孩子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通过社会救助来落实。

一方面,按照低保政策的“应保尽保”原则,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另一方面建立困境儿童保障制度,落实“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养、助业”措施。

对贫困家庭监护缺失儿童,在享受低保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发放100至4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金。

寄宿制远离不安全因素

15岁的彭晓敏是纳雍县居仁中学初二学生。儿时失去双亲,与奶奶、叔伯一起生活。她和奶奶的家,位于距离学校20多公里外的路嘴村。

学校和家虽然同属王家寨镇,但盘山路上没有公交车。村里有到镇上的私人顺路车,但每人要20块钱,彭晓敏舍不得。

靠双脚,她从家到学校,爬山抄近路走,单程3个小时。坡陡路远,下雨的时候更加湿滑危险。

学校的宿舍为她解决了上学跑山路的问题。

“毕竟学校是学龄儿童一天中待得最久的地方,寄宿制让时间延长了,老师们的任务也更重了。”杨兴武是居仁中学留守儿童工作的负责人,去年,教学楼后面新的学生宿舍投入使用,“6·09”事件后,留守儿童、孤儿等困境儿童入住成为优先。

据杨兴武统计,学校2390名学生中,222人属于留守儿童,其中119人选择住校。

彭晓敏住的8人间里摆了4张高低床,门口的4个柜子用于她和同学储物,墙刚粉刷过,阳光照进来,宿舍显得干净、整洁。

除了住宿,彭晓敏上学时的一日三餐也能在学校解决。

4月25日中午的菜谱是炒肉片、炒豆腐、西红柿鸡蛋汤。“天天都有肉。”彭晓敏说。

据毕节市留守办统计,全市寄宿制中小学已达861所,62300多名留守儿童已经入住,占所有住校生15%。入住在这些学校里的贫困学生,还享受国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在留守儿童的家长和老师看来,学校的寄宿制从空间上使学生远离了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

离毕节市区不远的朱昌小学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6·09”事件后,学校将2014年开放的学生宿舍,改建为“阳光少年之家”。“名字没用留守儿童的字眼。”朱昌小学校长李红解释,学校更加注重从心灵上关爱这些孩子,尽量不给孩子贴上类似的标签。

这栋3层楼的“阳光少年之家”除了可以供200多名学生住宿外,还包括了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功能。

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亲情聊天室和父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联系。

4月26日中午,2年级的李诗雅坐在聊天室的电脑前。屏幕上,远在深圳的母亲笑着不停喊,“诗雅,能听到妈妈说话吗?”

李诗雅点点头。一个多小时里,她更多时间在听妈妈讲,自己很少说什么。“李诗雅,你要告诉妈妈你在学校怎么样呀。”李红引导着她和妈妈沟通。

李红拿出一本电话聊天的记录簿,里面的对话中,孩子和父母说的最多的话是要钱买学习用具,而父母说的最多是“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不太会和家长倾诉想念,所以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引导,也是从心理上让他们和父母建立一种正常家庭应该有的交流。”

有时学生说不下去,会把话筒递给李红。她通常会在和家长通话结束前补上一句,“父母之间,尽量能回来一个,挣再多钱也比不上对孩子的陪伴。”

背着孩子家访的老师

对彭晓敏来说,“学校啥都好,就是没法照顾奶奶。”每周五放学,她还是尽量回趟家,帮奶奶干些农活,周日再赶回学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