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摄影师使用无人机航拍:撞树撞墙也不能撞人(4)

2016-03-20 02:47:36  现代快报    参与评论()人

有专家说,成本与价格上具备优势,而技术上又领先国外,国内无人机企业的成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无人机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些获得了风险投资,有些则是众筹资本也要上马。

2015年9月,位于麒麟科创园机器人产业园二楼的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开始众筹无人机项目,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原本计划众筹50万元,结果整个众筹期45天结束时,一共有1740人支持了这个项目,众筹金额达到5661677元,在淘宝众筹平台无人机类别排名第一。

这极大地鼓舞了这家创业公司的热情,也坚定了他们对市场的信心。

并非只有研究者和生产者有这样的信心,与市场息息相关的销售者更是信心十足。在淘宝上搜索“无人机”,你能得到浩如烟海的网页,任何人只要出得起几千元钱,就能买到一台真正的无人机。

不过,从海量的网页上,也能看出目前中国无人机使用的失序。首先,购买无人机并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只要有钱就可以购买。其次,在网上,无人机与玩具和航模的界限被人为模糊了——你搜索无人机,航模与玩具也被一并搜索出来,在某些网页上,你甚至能看到“最低适用人群2岁”的无人机。

一方面是繁荣,一方面是混乱,这就是无人机极速普及后的现状。

  危险与隐私

当无人机越来越普及时,无数人赞叹技术的进步,感叹人类的飞行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应该给无人机拴上一根“风筝线”。

无人机反对者觉得日渐普及的无人机是危险的,实际上,有关无人机事故的新闻不绝于耳。

美国巴德学院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让很多人感到诧异:2013年12月17日至2015年9月12日期间,无人机和遥控飞机与民航共发生了327起危险接近事件,其中28起导致航班为了避免与无人机相撞而改变航线。

去年4月有媒体报道,北京一科技公司的三名员工,在没有航拍资质、未申请空域的情况下,操纵无人机进行航空测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军队出动直升机迫降的后果。这三名员工因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平谷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2015年6月,一架无人机坠毁于南京地铁一号线交通学院站至药科大学站区间内,造成列车停车。11月,一段名为“精灵3500米高空偶遇战斗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架遥控操作的多旋翼无人机在中国某城市上空数百米处悬停拍摄,差点与一架疑似正在着陆的喷气式战斗机相撞。

无人机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高速旋转的锋利叶片不光威胁着操纵者,也让很多无辜者遭殃。

还有很多人担心满天飞的无人机会侵犯自己的隐私。

“无人机大多是执行航拍任务的,它能飞得很高,但上面装的高清摄像头又能看得很清楚,谁知道它在拍什么!”一位市民愤怒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自律与他律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无人机报告》显示,国内具有培训资质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共43家,取得驾驶员合格证的有1250人。AOPA是管理国内无人机的行业协会组织。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执行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介绍,中国的无人机在2万架以上。但基本上都处于没有监管的“黑飞”状态:“飞行员”没有资格证;起飞之前没有向相关部门征得飞行许可;也没有在指定空域飞行。

怎样才不算“黑飞”?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人员要有航空器驾驶执照。第二,航空器要有适航证书,相当于汽车的行驶本,包括了国际登记证、试航证以及电台执照。第三,要申报飞行计划。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只有极少数无人机不是“黑飞”,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驾驶直升机还需要申请,还需要“驾照”,“难道遥控飞机也要驾驶证?”一位受访者这样反问。

实际上,无人机爱好者这个群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有组织的和个人的,个人爱好者大多不知道相关规定,一些爱好者行业协会则充当了自律者的角色。

目前,民航局已出台《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是遗憾的是,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飞行活动的日益频繁,目前仍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将无人机监管列入民用航空法的议案。“加快立法监管无人机行业迫在眉睫,这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障其依法健康发展。”

2013年12月17日至2015年9月12日期间,无人机和遥控飞机与民航共发生了327起危险接近事件,其中28起导致航班为了避免与无人机相撞而改变航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