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微博"追逐"藏羚羊" 需多一些法律意识

2017-11-02 16:08:06  正义网    参与评论()人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举报或曝光的过程中,网友们的法律意识仍然不是特别到位。

就拿藏羚羊事件来说,最开始网友发布的微博信息中提到“碾压”和“受伤死亡”的词语,恐怕是导致民意汹涌的原因之一,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信息可以得知,这些内容并不属实。涉事车辆自称是靠近藏羚羊拍照,有持续一分钟的追赶行为,最初的目击人也承认,没有碾压,没有藏羚羊受伤或死亡。

或许是为了博人眼球、或许是为了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暂且不论发布者的真实目的,单就效果而言,确实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网络上,网友们对这些涉事人进行无底线的辱骂诅咒,有人留言建议相关部门把这些人放逐高原,让藏獒追赶,让他们尝尝当被追赶的藏羚羊的滋味。涉事人的个人信息也被人肉搜索,其中一人的单位被查出,网友们还@了该单位谴责他。在微博上,涉事人也变成了被追赶的“藏羚羊”。

以暴治暴不可取,编造事实、谩骂诅咒、人肉搜索都是欠缺法律意识的表现。网友们更像是偏激的“舆论执法者”:举报的内容被网络放大和虚化,真实和谣言并存,真假难辨,给相关部门工作造成障碍;谩骂诅咒带起不好的节奏,严重者甚至可能涉嫌侮辱罪;通过人肉搜索将他人的信息公之于众也是违法行为,涉嫌侵权。“微博模式”可能让犯罪者闻风而动,让执法者寸步难行。

2013年,广州纪委微博就公开表示不接受微博举报是为了保护举报人,随后又发出一条题为“市纪检监察部门教你写举报信”的帖子,对信访举报作出指引。网络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表示赞赏教人写举报信的行为,也有网民反问:微博不可以举报,那能做什么?

在处理藏羚羊被追赶事件上,“微博模式”还在继续上演。事发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回应,已对涉事司机进行了处理,但对于“(处理的)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这样的回应引发了舆论的不满。网友们质疑其中存在枉法畸轻的猫腻,还有人要求信息公开。随后,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了对7人的行政处罚,但网友们又认为处罚过轻,存在以罚代刑的问题。目前,事件性质的认定和处理已盖棺定论。但对于“微博模式”的评价,我们却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利弊皆有的“微博模式”还会继续存在,违法犯罪者也必将受到惩处。只是作为“舆论执法者”,可能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性,多一些法律意识。

(责任编辑:卢书敏 CL1259)
关键词:藏羚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