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古代中秋皇宫吃宫饼民间吃月团

2017-09-19 16:17:0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当时的开封城,中秋之夜,月亮一升起来,人们爬山登楼争睹明月,然后家家户户开始拜月,供品以月饼为主,还有瓜果等。开封人不论穷富老幼,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神的保佑。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穿着上“皆以成人之服饰之”,希望“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由于月亮属阴,祭月大都由家中年老的女主人主持,妇女儿童先拜月。

除了拜月、赏月、宴饮外,宋代还有各种民俗活动。如江浙地区的观潮、摸秋求子等习俗。中秋之时,月圆之夜,正是钱塘江大潮涌动之时,当地就有了弄潮习俗。在中秋节当夜,女子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瓜和豆子,放到床上伴睡一夜,第二天煮熟吃掉,据说就可以怀孕。这就是江浙地区当时颇为流行的“摸秋求子”习俗。

明代

到了明代,中秋节又成了妇女归宁节、团圆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亲,但是当天必须返回夫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中秋节流行燃灯习俗;在海南,中秋节则有吃红薯和甘蔗的食俗。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中秋节依旧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民俗学家陈雨门曾在《汴京节令摭陈》中记载了清末民初开封人过中秋节的情景:从农历七月十五起,开封著名的“稻香村”、“野荸荠”、“五美”、“五福”、“包耀记”、“晋阳豫”等糕点店,已将各种月饼提前出售。重5公斤如磨盘大的月饼作为样品,置于铺面柜台的正中。每当中秋节这一天,商家停业,工人休假,家家都要改善生活。街市除出售各种水果外,还有毛豆角,价格比平时昂贵数倍。此物品相传为祭月时专为月宫玉兔所设的供品,缺此则为大不敬。入夜,当月亮初升,家家院内设一小桌,上陈苹果、柿子、石榴、枣、梨,称之为“五色果供”。中置储藏多日的西瓜一个,瓜前竖立一月饼,两旁各摆熟毛豆角一盘。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