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古代中秋皇宫吃宫饼民间吃月团

2017-09-19 16:17:0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古时,月亮曾被认为是“邪恶”之星,民间称为“月魂”,道家则称之为“阴魂”。于是,就有了祭月仪式,意在消灾祈福。后来,这个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了中秋拜月习俗,至北宋时,中秋拜月被正式确定为“中秋节”。

01

饮食文化学者宋启文认为,唐之前,中国人并没有拜月的习俗,只有祭月一说。为什么呢?因为月亮被认为是“邪恶”之星,不吉利。民间称为“月魂”,道家则称之为“阴魂”。

但由于古人对大自然有着崇拜、敬畏之心,因此,在祭祀天地鬼神等活动中,不敢怠慢月神,专门设有祭月一项,意在消灾祈福。

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也是帝王的祭祀活动之一。古人认为,春天乃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之时,因此要祭日;而秋天则一派肃杀之气,以阴为主,就要祭月。

到了周代,祭月成为完备的礼仪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项,并称祭月为“夕月”,祭日为“朝日”,日月祭祀是当时天子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项目。

天子为什么要祭天地日月?中国古人认为,天和日为阳,地和月为阴,天子是上天之子,自然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也是向天下臣民示范“孝悌”,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02

帝王天子严肃的祭月仪式传到民间后,内容便发生了变化:少了些束缚,多了些轻松和娱乐,赏月的意义多于祭月的初衷,逐步形成“中秋拜月”的习俗。

民俗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彭恒礼认为,“中秋”一词最早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农历八月,秋季包括农历七、八、九月,八月正好位于秋季之中;二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过半的时候,故名中秋。宋之前的中秋主要指的是前一个意思,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八月十五中秋节。

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为农历八月十五,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后来因有祈求团圆的意思,故亦称“团圆节”。又由于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