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外诗人掀“头脑风暴”

2017-09-15 07:37:5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9月14日,参加“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们,迎来了行程满满的一天。上午,诗人们在新华宾馆以“天府诗韵·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为题,对城市、诗歌、技术等重要概念进行了观点交流,灵感火花不断。下午,诗人们又乘车前往杜甫草堂,参加了一场中外诗人同台读诗活动。

城市与诗的关系——

快速阅读当代诗歌“就像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

诗歌与人生存的自然和科技环境又密不可分,诗人又是如何看待诗与城市、技术之间关系?

9月14日上午,“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的近百名中外诗人们相聚一堂,在梁平、叶延滨、高兴、树才四位诗人的主持下,就“天府诗韵·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的论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荷兰诗人杨贝柯,罗马尼亚诗人迪努·弗勒门德,美国诗人徐贞敏,中国诗人叶延滨、高兴、沈苇等人先后做了交流发言。诗人们从各自创作和人生体验的角度,对诗歌、城市,以及诗歌与城市关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而精微的洞察。

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存在场合,被诗人深入思考。荷兰诗人杨贝柯对诗歌与城市的关系,有很特别的观察:“作为一个物理空间、一个共同体、一种居住场所、一个有机体或一系列的动作,城市对当代艺术形式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活动中心或一件艺术品,更多的是作为展示现代艺术形式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和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诗歌是一座语言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异质体,既可以部分起作用,又可以整体起作用。正如城市包含了使其充满活力的排水、电力和交通系统一样,诗歌包含了隐喻、象征、音韵这些元素。你快速阅读许多日新月异的当代诗歌,就像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一辆公共汽车瞬间阻挡了你的视线,汽车离开后,视线变得开阔,十字路口却挤满了过马路的人们。”

技术与诗意的关系,也一直是诗人关心的焦点话题。罗马尼亚诗人迪努·弗勒门德说,“我不知道,在未来,技术是否会创造出比诗歌这种简单的多功能逻辑,更为细腻的东西。虚拟现实是否会日益侵入真实生活,并不令我忧虑。“未来的李白”在同一首四行诗中,是否会用“低头思电脑”来替代“低头思故乡”……情感的衰退将起作用,为什么不会呢?然而,另一项灵魂工程就必须开始运转,小心翼翼地,特别特别小心翼翼地……”

成都与诗的渊源——“

成都是一个对文学充满敬意的城市”

美国诗人徐贞敏对成都的了解堪称地道的“成都通”。她在发言中首先感谢成都,“老实说,如果不是成都的缘故,我可能不会成为一个诗人,或者说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双语诗人。”徐贞敏说,自己曾经想到“总有一天我会将我的诗付梓出版,但要不是因为2001年的成都之行,那一天可能会迟到半辈子。”当时在攻读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的徐贞敏,在从事中文现代诗研究时,她的导师莉迪亚·刘建议她到成都见一见诗人翟永明,从此她认识了更多的成都诗人,了解更多的成都诗歌,并且在翟永明的鼓励下,开始了中文诗的创作。

在徐贞敏看来,“成都作为诗歌天堂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有着囊括了大量作家、学者、音乐家和学生的社区,而这些社区成员们都互相交流作品和思想。趣味横生的交谈在成都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里,想法和玩笑能不翼而飞,彼此碰撞,须臾之间就成了装饰艺术、妙笔丹青。成都之所以作为诗歌之城,不在于它的高楼大厦,而是因为它富饶的诗与艺术的传统,是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被赋予意义(通过与朋友共度时光、分享创作、谈笑风生),是因为作家、音乐家以及读者社区之间的包容,是因为这座城的活力,耗时甚长的火锅晚餐与午夜烧烤,以及这里用节日、读书会、沙龙、艺术展与社区活动等形式对诗歌与艺术的支持。”

来自新疆的诗人沈苇则用诗一样的语言谈到他认识的“故城”——楼兰、尼雅、丹丹乌里克、交河、高昌、阿里麻力、天山深处的乌孙城、帕米尔高原的羯盘陀……“在生活之城,在热闹与便捷、严峻与不堪并存的现实中,我对西域消失的部分更感兴趣,它能点燃我的历史想象。或许我已患上严重的单相思:如此迷恋世界消失的部分……为了生活和诗,更为了诗里的“元素”和“大气层”,我愿意认识更多死去的城。每一座故城、每一个遗址,都如此慷慨,在为我们提供新的视点和起点。”

在朗诵会现场,由吉狄马加先生主持了来自以色列的诗人阿米尔·欧尔的诗集中文版《时间博物馆》的首发式,并向在座的诗人们介绍了阿米尔的诗学特征,认为他的诗通过翻译,将会被更多的中国读者所喜爱。阿米尔上台发言说,对自己的书能在成都国际诗歌周上首发,“感到非常荣幸。成都是一个对文学充满敬意的城市。”自己的诗作被翻译成中文,也让他感到很激动,“中文是古老的伟大语言。”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