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让人才有序畅通流动

2017-09-13 07:26:2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陈健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前不久,为争夺人才,全国10多个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以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可以说,人才如何“引得准”“用得好”“留得住”,成为当前各地开展人才工作面临的共性难题,这里面的关键是如何看待人才流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人才流动起来,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获得多样经历,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内在潜能。因此,当以开放心态对待人才流动,不应该设置层层关卡、重重阻碍,而应该让人才流动起来。

当然,对落后地区来说,可能存在发达地区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地区差距也许一时难以改变,因而留住人才从更长远看更要有一个良性的软环境。在脱贫攻坚成为紧迫任务的当下,往“低处走”的人才流动成为“时尚”,比物质更重要的人生境界吸引着人才。比如,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不恋六位数的高薪,选择做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去穷乡跋涉泥泞。还有一种人才流动,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智力、知识和技术流动。像中科院院士何满潮带领他的团队来到贾汪小城一样,打破了户籍、地域、人事关系等传统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柔性引才”使得贾汪突破制约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短板,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成为可能。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颜宁教授获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触动了许多人的心,更引起了究竟是人才流动还是人才流失的争议。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才思不断、灵感不减,就需要保持思维的活跃,不断接收各种新鲜的知识;一个行业要想不断创新、勇立潮头,就需要以开明宽阔的胸襟不断接纳各类人才;一个社会要想良性运转、螺旋上升,就需要打造良好的环境,扫除阻塞渠道畅通的壁垒。正如颜宁本人说的,“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人才只有像血液一样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之间正常流动,才能将新鲜的思想、知识、能量传递到社会的神经末梢,使社会永葆欣欣向荣的生机和活力。

正因如此,面对人才流动,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也不应用道德去绑架人才、用制度去限制人才,应该保持更加包容的心态,打通人才流动的渠道,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同时,对各地而言,招才引智不仅需要短期政策倾斜,长远看还应该对接当地优势和发展需求,不断探索破解人才短缺瓶颈的方法,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软环境。

(作者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