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从人才全球流动到人才回流 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形成追赶之势

2017-09-11 19:37:22    中国日报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日报9月11日电(实习记者 蒋成龙) 2017年9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在北京总部发布《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蓝皮书。蓝皮书由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全球化智库(CCG)合作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CCG主任王辉耀博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发布会致辞,CCG研究一部总监李庆对蓝皮书进行了发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人才竞争并未停止,而是进入了由人才流动向人才回流的竞争新时期。为及时把握我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分析我国在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形成了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排名,从国际人才规模、结构、创新、政策、发展和生活六方面对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进行了单位指标和省域指标描述,旨在为各区域从事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导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等提供对比参考,为提升各区域和国家整体的国际人才竞争力水平,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2017)》蓝皮书,当前,中国国际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得分第一的上海竞争力指数也仅刚过及格线,中国国际人才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在国际人才规模上,最后一名山西与第一名上海差距悬殊;当前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马太效应”影响明显;广东成为引进外国专家最多的省份,并在国际人才创新方面表现最佳。与此同时,江苏、广东、上海等国际人才集聚区域的国际人才职业结构相对较好,而北京得分较低,排在第24位。但在政策方面,北京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国际人才政策创新正在形成追赶之势,区域国际人才竞争正在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

蓝皮书还从不同角度对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包括代表性区域分析(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国际人才专类分析(来华留学生、来华工作境外专家),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国际人才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创新集聚区域国际人才集中突破、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和国际人才合作组织方面的政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理论篇、区域篇、专题篇、政策篇和附录六部分组成。

据了解,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为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对于区域人才竞争力和国际人才竞争力等领域的研究经验,在可获得的权威数据的前提下建立。本指标体系共分为六个维度:国际人才规模指数、国际人才结构指数、国际人才创新指数、国际人才政策指数、国际人才发展指数和国际人才生活指数。六个一级指标下设有十三项二级指标,以及三十六项三级指标,各区域最终得分排名由综合分数决定。

(编辑:潘一侨  张岩)

 

关键词:中国区域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