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张连起:中国经济是否迎来新周期

2017-09-06 17:46:5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张连起认为,新动能长一分,中国经济效益长一寸。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发展空间很大,但新动能成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政府治理经济的模式也要相应改革,特别是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和有助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得到更快发展,让新经济新动能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全文如下:

  于是,各种关于“新周期”来了的讨论此起彼伏。仔细回顾一下,这两年市场对于“硬着陆”和“新周期”的讨论,反复的特别快,但如果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实际GDP增速,会发现其实非常的稳定。如果回到去年中期,市场对经济相对理性的判断——经济是“L型”走势,“L型”的这一横会很长,但大家似乎并不习惯经济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因为根据过去15年的经验,要么是45度向上,要么是像2008年那样的45度向下,其实大家都不是特别适应近两年经济在底部徘徊的阶段。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起来以后,整个经济就会向上走。但是在经济动力切换的过程中,整体经济增长的斜率是放缓的,无论向上还是向下。这轮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的,部分行业供给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是有尽头的,不构成宏观经济层面的彻底反转。

  结构性改革

  这几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和一系列政策举措,都有较大调整和转变,我国经济由此走上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绩。在此过程中,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调整、重大决策,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经济表象上企稳后,政策的天平向改革倾斜。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之后,我们看到政府始终在“保增长”和“促改革”之间相机抉择。而2016年以来,从经济读数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今年也“开局良好”。在这种背景下,政策的天平会向改革倾斜。这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看到“增长”的词频由去年的41次下降到30次,而“改革”的词频则由74次上升至83次。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