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教科书不该有“致命错误”

2017-09-06 07:22:4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教科书不该有“致命错误”

□ 黄齐超(河南 教师)

近日,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

小学生课本上文化知识出现了错误,以后还有纠正的机会,一般不至于致命。可是,如果溺水救护技能出现错误,学生按错误的方法操作,很可能适得其反,将救命变成夺命。这样的“致命错误”令人胆战心惊,尽管它已经被专业人士揪出来。

据悉,这本《生命与健康常识》由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编辑,经湖南省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委员会2006年审查通过。这意味着,作为地方课程教材,它存在了近十年之久。除了追问该书的编委和审查人员的失责之外,我们还需要反思一下:“致命错误”咋在教科书里潜伏那么久?

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于学校和教育部门对“副科”的忽视。在小学,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其他的课程都被列为副科。一线教师经常使用语文、数学教科书,能及时发现上面的错误知识,及时更正。但是副科基本没有专任教师,每周副科的课程设置几乎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这类教科书一发下来就被束之高阁,只有教师允许时才想起来阅读。大家都不重视,若无“好事”的专业人士质疑,错误知识岂能不长期潜伏?

再者,教材修订需要“啄木鸟”,特别是像科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急救知识等方面的教材,一定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和高效的纠错机制,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科技知识的更新周期短、速度快,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这种状况下,“副科”教材的编审工作一定要走心。否则,出现潜伏十年的“致命错误”也不是笑话。

健康、避险、急救等知识,是学生应当了解乃至掌握的,教材的编写一定要认真审查,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否则,将贻误性命。“致命错误”在教科书里潜伏十年之久才被人发现,这难免让人后怕,同时,它也给我们以启示:开门编写教材,认真细心,多请专业人士把关。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