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教材出错, 有必要解释清楚

2017-09-06 06:02:0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漫画/吴志立

迟度

据《长沙晚报》昨日报道,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获悉情况后,有关部门表示将反映问题并尽快修订。

本土教材出现错误,确实不该,但怎么修订,仍有可探讨之处。

报道提及的两处错误,分属不同性质。一是把考核专业救护员的要求,套在了小朋友身上,属于“张冠李戴”。这应立即更正。有多大力气做多大事,要教导小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救助溺水者。至于怎么改,我倒有个建议,不妨参照此前走红网络,由常州警察拍摄的“防溺水趣味科普片”的手法,用通俗的语言寓教于乐。

第二种错误则复杂一些,属于知识的更新换代。以往很多人奉之圭臬的“控水法”,现在已经过时,业内人士说早在30年前就淘汰了。但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关于“控水法”的争议仍时有出现。最著名的是2013年,原卫生部官微推送“控水法”引发的一场大讨论。彼时,赞弹双方都有支持者。而时至今日,依然有报道提及“控水法”救人的细节。当然,这种声音越来越少,可在知识新旧更替之际,教材该怎么修订,需做科学研判。比如,是把“控水法”修改完善后,暂时跟“心肺复苏法”并提,还是完全摒弃掉?这需要有个明确答案。

我们都知道,教材出错的后果不比一般书籍,更何况,这次还直接跟孩子的生命健康有关;我们也理解修改教材在具体操作中的复杂性,要给予必要的时间。但归根结底,对于出错,还是要有一个确切的答复——什么时候改,又准备怎么改?鉴于“控水法”还有一定的市场,我建议,不妨化危为机,召集相关人士展开一场大讨论,彻底把问题讲清楚,然后形成结论,体现在教材上。这样,对社会大众来说,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作者系滩头坪社区居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