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教育部新编教材投用 更能培育国家意识

2017-09-05 10:05:4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民众为之击节叫好,因为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是社会久盼的关乎后代成长的一件大事。新教材新在哪儿?有哪些亮点?请关注今日出版的《中国国防报》:

  培育国家意识和人文精神应从少年抓起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投用引发的话题

■陈先义

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民众为之击节叫好,因为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是社会久盼的关乎后代成长的一件大事。

关于这方面的社会忧虑已非一日。

一则被当作笑谈的事曾在坊间广为流传:两个男女学生走过天安门,男孩指着城楼上的毛主席像问女孩:“你说这幅画像画的谁?”女孩不屑一顾:“这地球人都知道啊,是大明星唐国强,他在给毛主席作广告呗!”两旁游人听后目瞪口呆。有人说这是过度崇拜明星的恶果,其实我看根源是基础教育的缺失。近日热映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其中的“慰安妇”影像被截图配上了“我真的委屈啊”“不知所措”等文字做成若干表情包,堂而皇之地出现在QQ空间中。一时间国人愤怒,指责表情包制作人的娱乐无底线。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上海竟发生了4名青年在当年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的四行仓库穿日军军服合影的咄咄怪事。这些或是因为“好玩”或者“吸人眼球”而引出的无心之失,其实都是因为对历史的无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偏差。

为什么出现这种偏差?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某些误区。我们可以做一个清晰的回顾。这些年,中小学生的教材问题,几乎年年成为热门话题,各地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状况。比如,有的地方一次次地为删削鲁迅文章争吵不休,有人以文法的名义要求中小学不要再读鲁迅文章;有的把“社会非英雄化倾向”引入教材选择,甚至公然要求把描写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英模人物的文章请出教材。还有,有人仅仅以文字的优美为理由,提出要在中小学教材中去政治化。如此等等,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社会出现前边所述的种种怪象你还感到怀疑吗?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