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清华附小李怀源:新语文教材怎么教 这不是一个难题

2017-09-03 09:30:5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令孩子们兴奋的除了热闹的开学典礼,还有一本本崭新的教材。大家期待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今天起也走进课堂了。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增选古诗文、增加衍生阅读量……语文教材的变化会带动课堂哪些变化,老师们又该如何“教”,记者采访了清华附小CBD校区执行校长李怀源

“新教材怎么教,这不是一个难题。” 钻研十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李怀源校长胸有成竹。他认为语文承载的是文化、文字与语言。教学应以文化作为底蕴,以文字和语言的发展作为一个基本能力的表现。

先学文字后学拼音 建立字和拼音的联系

新教材为使幼小衔接更平缓,降低了难度,将拼音课往后挪了约一个多月,先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们认识“天、大、人”等,再开始学拼音。

“这种变化并不是天大的变化。”李怀源对此解释道,先识字是为阅读铺路,拼音是注音工具,是识字的工具。拼音后学,并不是说拼音不重要。很多孩子学拼音比学汉字费劲,教学中,老师应为学生建立起字和拼音的联系。

在谈到学前儿童该不该大量识字时,李怀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幼儿园的职责是带着孩子去认识世界。以前孩子们是通过字、词来认识这个世界。现在的孩子认识世界的途径非常丰富,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所以,学前阶段应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他所认识的世界,注重发展口头语言。字不需要认很多。

传统文化内容增加 感受语言之美 为孩子精神世界打底

“部编本”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选篇数量有增加,初中也略有增加。古诗词增加,是不是学生也增加了背诵负担?

李怀源认为,老师教学应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学是旨向于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背诵那些诗词。课堂中,可以对诗、对联,就场景让学生说出诗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快乐。

同时,李怀源认为,老师可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为孩子精神世界打底,斯坦福说过语言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李怀源说,“现在人的语言过于贫乏,而中国的语言是有极其精到的地方。当看到美丽的景色,有人只会说‘好多鸟,好美呀’,而有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