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崇尚大德 爱上敦化

2017-08-31 11:25:5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雁鸣湖湿地景色如画。刘吉征 摄

市民在扭秧歌。 许忠文 摄

城市整洁,生态宜居。 田静茹 摄

“雁鸣湖的渔舟唱晚,会让你诗意荡漾;老白山的奇花异草,会让你惊喜异常;亚光湖的青山秀水,更让你心神欢畅……”绿意浓浓的春、百花飘香的夏、遍地金黄的秋、白雪皑皑的冬,四季皆景,景景醉人,这便是敦化的魅力所在。

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的敦化市,是集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园林城、绿化模范城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于一身的旅游城市、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和魅力城市。近年来,敦化市以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国家5A级景区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为引领,打造一区多基地模式,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6年2月,敦化市首批入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敦化市通过召开会议、举行论坛、聘请国内外旅游领域知名专家授课等形式,在全市上下广泛凝聚共识,形成了“全民参与创建、人人服务旅游”的浓厚氛围。为保证创建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敦化市于同年3月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与各部门单位签订创建责任状,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市财政列支1亿元创建资金。2017年3月又召开了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出台《敦化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并视财力状况逐年增加,对旅游品牌创建、旅游市场培育、旅游形象宣传、特色旅游发展、旅游厕所建设等方面工作突出的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不断夯实。

为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敦化市按国家旅游局要求,形成“1+3+N”管理监管体制,其中“1”是改革管理体制,成立旅游发展局,设为政府组成部门,充实力量,形成决策机制和落实机构,增加对全市旅游产业融合、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的三项职能;“3”之一就是成立旅游公安分局,负责维护景点及景点周边的治安;“3”之二就是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及时调解和处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纷争;“3”之三成立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对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甚至欺行霸市的行为进行惩处。“N”就是成立旅游发展联盟,与旅游发展关系特别密切的林业局、水利局、文体局、交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建立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旅游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

近年来,敦化市大力开发佛教、历史、生态、乡村、红色、企业、民俗、冰雪八大旅游资源,打造“一区多基地”模式,把敦化建设成为旅游集散功能强大、配套体系完善、产业综合效益显著的集散型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敦化市坚持规划先行,编制《敦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敦化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敦化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全市旅游业开始从单纯景点旅游向以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为引领的“一区多基地”及“双百亿工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高速迈进。“一区”即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项目包括六鼎山温泉小镇、中医佛光小镇、满族风情园、圣莲湖、渤海文化园、清祖祠景观建设、禅修中心、静心中心、佛学院、滑雪训练场、农业生态园、六鼎山实景演艺等;“多基地”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项目包括雁鸣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老白山原始生态休闲度假区、亚光湖休闲度假区、中国哈尔巴影视城、威虎岭生态旅游区、中华秋沙鸭公园度假区、红色抗联教育基地、中医中药康养基地等,在空间上形成以六鼎山景区为核心的米字形发展格局,通过以点连线,以线建网、以网成面,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全市旅游从“一枝独秀”向“美景连片”转变。

敦化市坚持景区景点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规划,形成“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的全域旅游体系,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旅游厕所100座。市区休闲广场增加到24处,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旅游公园广场;加强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树立“诚信经营”品牌;成立敦化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下设30个全域旅游服务站,为游客带来系统化服务;建立监管、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数据平台,为全域旅游提供“大信息”服务;以全国魅力乡村小山村为龙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开展旅游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林场、进机关、进学校“六进”活动,不断发挥旅游富民的杠杆作用;举办旅游村书记、村长培训班、旅游林场场长培训班、涉旅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努力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提升服务质量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永恒主题,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敦化市正全面拓展全域旅游新业态,构建“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人人都是服务员”的全域旅游体系,不断开创全域旅游工作新局面。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