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网上纠纷网上了结

2017-08-19 07:11:2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网络上发生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相隔千里、从未谋面,该如何化解?该到哪个法院去提起诉讼?当事人提供的电子证据如何确认?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难题亟须破解。

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开启中国涉网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审判新篇章。

第一家互联网法院为何落子杭州?它将承担哪些重任?又将如何开展工作?记者为你揭秘。

崭新挑战

网上案件能不能网上审?

近年来,浙江信息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杭州,被称为“电子商务之都”。但与之相伴的,是日益增多且不断升级的涉网纠纷。

“互联网的虚拟性、跨地域、在线化和去中心性等特征,对现有法律理论和司法制度产生了巨大挑战。当事人若运用传统司法规则和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成本高、流程长,法院理应为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在线解决通道。”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说。

早在2011年9月,杭州就开始探索涉网纠纷调解等工作。

2015年4月,浙江在全国首创“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省高院确定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3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分别审理网络购物、互联网借款、网络著作权侵权等多发频发的涉互联网纠纷及其上诉案件,并打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在线纠纷解决平台。试点以来,全省15个法院陆续加入该平台,已累计处理案件近2.3万件,实现了“网上案件网上审、网上纠纷不落地”。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杭州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诉讼案件讲究管辖权,也就是案子归哪个法院审理。在涉网纠纷中,当事人可能分布在天南海北。“在实践探索中,通过‘约定管辖’来破解管辖权争议的问题成为一种惯例。随着涉网案件急剧增长,建设专门承审‘约定管辖’型涉网案件的专业法院,或者说建立互联网法院,势在必行。”该负责人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不懈探索

诉讼服务如“网购”般便利

杭州的改革探索,已进入快车道:2016年9月28日,省委改革办和省高院分别向中央改革办和最高法院呈报了一份建议文件,文件主题一致: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同年11月,“争取在杭设立互联网法院”被列为省、市两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突破项目;2017年3月,省委改革办将“争取杭州互联网法院试点”列为2017年浙江省重点突破改革项目;4月17日,最高法院批复同意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先行先试,自5月1日起集中管辖杭州地区网络购物合同等5类涉互联网一审民事案件。

虽然杭州铁路运输法院的“试水”只在5类涉互联网案件中展开,但已给当事人带来极大便利,今年5月1日至8月15日,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共立案2605件,审结1444件,平均开庭时间仅25分钟,平均审限32天。

当事人欣喜地发现,法院为他们提供了“网购”般便利的诉讼服务。以起诉立案环节为例:原告只需要使用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完成在线填写起诉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勾选所需依据的法律条文。此后,系统会自动提取电子商务平台的当事人身份信息、网上交易过程及各类表单数据,最大限度实现网络证据在线一键式引入,基本不用当事人在网上费时费力搜寻、下载、上传……

在实践探索的同时,顶层设计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8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明确依托杭州铁路运输法院,试点设立专门审理涉互联网案件的杭州互联网法院。

任重道远

用互联网方式审互联网案件

“成立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重大制度创新。”杭州互联网法院首任院长杜前评价。

按照试点方案,杭州互联网法院将集中管辖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6类涉互联网案件:分别是互联网购物、服务、小额金融借款等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利用互联网侵害他人人格权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以及因互联网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

审理互联网案件,需要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据悉,结合前期试点经验,杭州互联网法院已出台了《诉讼平台审理规程》《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网上庭审提纲》《网上庭审规范》等一系列适合网络空间的制度化、规范化文件;也探索形成了一套以诉讼平台操作规程和网络视频庭审规范为中心的程序规则,“接下来,互联网法院将强化审判数据结构化、模块化的功能,推进审判业务与技术、数据的融合,让司法大数据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服务群众需求、服务经济发展。”杜前说。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杭州中院副院长邵景腾表示,杭州互联网法院将坚守公平正义,有效强化电商平台的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互联网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