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一座充满哀伤、沉思与奋起的城市

2017-08-16 08:35:1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英]罗里·麦克林 著傅敬民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

城市是文明的一个要素,同时又是文明诸要素的一个集合地。生产工具的发明与制作、细密的劳动分工、剩余产品、大量的贸易、财富的积聚、政治与文化的活动中心等,大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首都。即便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也是以都邑为主导的,比如殷墟。

柏林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大城市,但它的历史却足够沧桑:它在17世纪初三十年战争期间就累遭摧残,居民减半;到20世纪二次大战后期,更是被狂轰滥炸,变成一片废墟。它给世界带来灾难,它也首当其冲地遭受灾难。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作者罗里·麦克林第一次来到柏林时,还是一个19岁的加拿大青年,他为柏林感到忧伤,但可能也因此爱上了它。后来他多次来到柏林,直到在这座城市定居并写了这本书。

和一般人写一座城市不一样,作者没有系统和详细地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而是饱蘸感情地围绕着人物书写,写了一些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大人物:如腓特烈大帝、建筑师申克尔、科学家哈伯、演员黛德丽、多年任柏林行政长官的戈培尔等; 也写了一些在这座城市挣扎和浮沉的小人物,如女工、士兵、移民和妓女等。在一些细节上,作者有意采取了一些文学的虚构。他始终揪心和关注的不仅是这座城市,更是这城市中活生生的人。“一座城市的肖像”也就是这座城市中“人的肖像”。

如果一定要找书中的一个人作为柏林的象征,我首先想到的是凯绥·珂勒惠支。她是一个画家,儿子死于一战,孙子死于二战。她的著名画作《母与子》就是她的哀伤。那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哀伤,也是人类母亲对一座城市的哀伤。

珂勒惠支的第一张石版画《贫穷》,描绘了一位绝望的母亲紧拥着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小孩;另一幅画《战场》,描绘了一位母亲在一堆堆尸体中搜寻她死去的儿子。1914年一战爆发时,她47岁,坐在床上以泪洗面。八周后,儿子皮特在战场上阵亡,当德皇号召未成年男子参军打仗时,她在一篇社论中呼吁道:“死的人已经太多!别再让人倒下!”她在二战爆发前继续发出这样的呼声。在1937年举行的“颓废艺术展览会”上,希特勒直接谴责珂勒惠支。她的作品从公共博物馆和艺术学院里被撤出来,原本计划庆祝她70岁生日的一个展览也被取消。她的反抗是孤独的。她这样写道:“我的作品被人移出艺术学院时,人们出奇的平静。几乎没有人想对我说点什么。我本以为会有人来看看我,或者至少给我写写信。但是,什么也没有。我的周围,一片寂静。”

今天,在纪念在战争和暴政下失去生命的受害者的德国国家纪念馆正中央,放着珂勒惠支雕刻的《哀悼基督》,它刻画的是一位悲伤的母亲和她的儿子。

其实柏林有过自己的辉煌,有过自己一次次的奋起。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柏林曾经剩下不到1000户人家。但在拿破仑战败之后,在建筑师申克尔的设计和策划下,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国家剧院、公园等等。当时的柏林与欧洲几大都市比起来已经开始毫不逊色。它的人民更是活力四射。1870年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在俾斯麦这一“铁血宰相”的统治下,德国还率先实行了社会福利制度,民富国强,成为欧洲崛起最快的国家。

但是,最惨重的打击是在20世纪,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终于消解了这个民族的勇武之气,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以及世界的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战争来得到繁荣和昌盛了,德意志民族也逐渐变成了今天世界上一个“最无危险性的民族”。即便还是经历了长期的冷战,尤其柏林是冷战中始终没有愈合的伤口,但是,在20世纪接近结束的时候,德国终于重新统一,而柏林也成为了它的首都,又兴建和修缮了许多新的壮观建筑。

自由与复合是宝贵的。但是,得到它们并不就是进入天堂,与其说这是终点,不如说是起点,自由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开始了更需要自己选择、自己承担的人生,走上一条许多人可能觉得艰难、甚至视为畏途的道路。而自由也可能使人们只是放任自己的欲望,变成一条漂浮的船,而再也没有沉甸甸的压舱物和信仰的罗盘。书中一个自由放任的女孩感到了迷茫:“我母亲,还有我父亲,总是有自己的信仰……而我们有什么可信仰的呢?生态学?我们自己?或者是一部新苹果手机?”难道我们没有迷失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吗?难道我们就只是信仰我们的欲望、感觉和冲动?

在德国、尤其柏林,总是有一种创伤记忆。如何对待这种历史的创伤?那里面有别人对自己的残暴,也有自己对他人的残暴。作者写道:“现代德国正以一种勇敢、谦卑、感人的方式对自身进行民族心理剖析。这一痛苦的进程在德国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柏林的大屠杀纪念碑、犹太人博物馆、斯塔西先前的霍恩施豪森监狱以及威廉大帝纪念教堂的焦黑墙壁——教堂于1943年被盟军的炸弹摧毁——体会到这一进程。”但最明显的例子或许是遍布全德国的大约四万个镶嵌在大石块中的纪念铜碑,上面镌刻着纳粹期间此地受害者的名字。几乎每一块铜碑都是由如今住在遇难者旧居里的居民们自己出资镌刻制造的。

柏林太值得一看,但也容易让人陷入一种忧伤的沉思——如果你了解一些它的历史。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