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专家支招如何打破传销屡禁难绝怪圈

2017-08-16 04:21:1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大学生李文星在天津市静海区遭遇传销骗局不幸身亡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天津警方积极应对,开展集中行动,打击整治传销组织。

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称,近期,传销组织活动猖獗,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利诱欺骗有关群众误入传销骗局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部门决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其实,相关部门从未放松打击整治传销,但传销活动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屡禁难绝。其中原因何在?《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屡禁难绝原因何在

“传销的存在形式多样,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多人到现在对传销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容易将其与分级销售等销售方式搞混。因此,传销很容易发展下线形成组织,且作案地点隐蔽易转移,特别是现在的网络传销模式,监控取证难度更大,打击传销窝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相比来说,作案易,侦破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说。

高艳东告诉记者,传销的方式可以让传销分子快速大量获得金钱,迎合了社会上不少人“赚快钱”的心理,这样的诱惑性让许多人“飞蛾扑火”。同时,传销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大,大雪球也容易分散出一个个小雪球,所以在打击时很容易出现“漏网之鱼”。这些“漏网之鱼”熟悉传销手法,很容易再上手。不仅如此,很多分级销售经营模式,比如微商,也很容易发展成传销。

在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看来,传销屡禁难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传销尤其是网络传销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和隐秘性,识别起来较困难;第二个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急于发家致富等心态难免给各类传销活动留下可乘之机。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告诉记者,传销已经成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颗毒瘤,传销屡禁难绝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传销违法收益高,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远远高于平常工作,传销的组织者、头目和始作俑者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第二个原因在于参与者往往求财心切,想挣大钱发大财;第三个原因在于骗术欺骗性强,基本是先洗脑,也就是先上课做讲座,讲座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制富,讲不劳而获、投机主义,基本上都是颠覆价值观的内容。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