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历史上的“河神”

2017-08-04 06:07:3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河神雕像。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最近追剧的小伙伴,应该对这两句话不会陌生,根据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之后的又一鼎力之作《河神:鬼水怪谈》改编而来的灵奇探案剧《河神》,就在高温酷暑的日子里,带着一丝阴森森的凉意,缓缓进入观众们的视野。

据悉,为了收集原著的素材,天下霸唱足足用了四年时间才写完《河神》,他曾直言,“写一部《河神》耗费的精力相当于八部《鬼吹灯》。”

集侦探推理、悬疑探险、历史掌故、灵异事件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河神》,讲的是民国年间天津卫伍河捞尸队队长郭得友、漕运商会少爷丁卯、神婆继承人顾影、报社记者肖兰兰阻止邪教组织“魔古道”复辟,其间各种破案的故事。故事以漕运商会会长离奇身亡为开端,破案的过程中又牵扯出新的疑点与人物,扑朔迷离。

九河入海天津拜神自古有之

天津自古就有“九河入海”之说,即众多水系的汇聚之所,天津卫的百姓对水有多依赖就有多敬畏。“九河下梢”则是古人对海河的称呼,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区,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合流后的下游称海河。上游包括五大支流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在海河流域为漳卫河)。“三桥两关”指的就是:钞关浮桥、窑洼浮桥、盐关浮桥与北大关、海河关。

自古以来,以水为生的城市都有自己的信仰,《河神》的故事也与水密切相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水就要敬水。”这是《河神》开篇后出现的一句解说词,从而奠定了这是一个跟水有关的故事。紧接着开篇就是声势浩大的“拜河大典”,老神婆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纱斗笠,满面粉妆,率领各路鬼面舞者立于河床,通过庄重宏大的傩戏形式,以敬畏之心祈求风调雨顺,整个场景以红、白、黑为主体色调,搭配具有历史底蕴与神秘色彩乐律和吟唱词:“山栖魈兮,欲夺吾身。水栖鬼兮,欲食吾魂”,既有视觉美感又彰显了民间文化的厚重感。

其实在天津,拜神文明很早就已出现,老人们常说“先有天后庙,后有天津卫。”天后是天津民间对妈祖的亲切称号,是民间信仰最广泛的神祗,她与天津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整个民间信仰中最受重视的主神。民间昵称其为“娘娘”或“老娘娘”,因而为她建造的宫殿天后宫也被俗称为“娘娘宫”。民间曾把天后与海河比喻为天津城的两位母亲,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的天津城。

据悉,民间对天后的崇信源于金元时期漕运的兴起,由南方的水手、船户将当地的妈祖信仰传入天津,以祈求海神妈祖保佑他们航海平安。她原本是诞生于南方沿海的海洋女神,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后,很快由单司航海之职迅速发展为多功能的神灵,并当作护城神加以崇拜。

天后既护航,又能去灾赐福,掌握着福、禄、寿、喜乃至生育等大权,其法力无边,而且有求必应。为此,天津曾在各地建有16座天后宫。其中惟一保留下来的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亦有说建于元泰定三年)的东门外小直沽天后宫为皇帝敕建,影响颇大。其位于海河三岔河口附近,香火极盛,南来北往的船户、商贾、官宦无一不前来朝拜。元代国子监祭酒张翥描绘说:“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官袍。”

古代河神源于河流崇拜

《河神》中亡者都是与水有关,而剧中的小河神郭得友,实为“伍河捞尸队队长”。水下寻人,岸上断案,而当案件无从查起时,老小河神使出“点烟辨冤”的独门绝技——点烟草,燃其烟,突生幻象,真相乍现。在第一个案子中,郭得友燃烟,进入幻境,一组长镜头将丁卯之父的死因自动呈现在他眼前:从他身边飘过的海藻,以及手腕上的勒痕,陈说丁义秋死因。德国学成归来的法医丁卯也早已验过尸身,两人得出一致结论——丁义秋死于海中。

一边是民国江湖百态,一边是踏实的现代科学,双男主这种“科学+悬疑”的双线索模式,也让所有的案件线索,死者死因,得到了双重验证。互为表里,缺一不可,营造了《河神》灵奇探案的独特风格。其间再穿插老河神郭淳的老谋深算、小神婆的机灵活泼,张弛有度。

剧中的“河神”捞尸断案为漂子(死尸)伸张正义,而远古神话中的“河神”可不一般,他们掌管江河湖泊,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最有影响的河流神。民间信仰与民间传说中的四位大河神,就起源于古代原始信仰中的河流崇拜。《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代黄河入海的一条河道,今已堙)都是独流入海的大川,因而成为河流崇拜的象征与代表。

河神也有封号

殷王朝建立以后,对河神的祭祀极为重视,建立河神庙。早在周代便由天子祭祀,以后更正式与五岳并列,设立了专门的祭祀制度,并不断加封。春秋战国时地方性的河流崇拜也十分活跃。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及秦共天下,令调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河,调临晋。”

历代对四渎神的封号分别是: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周时四大河神位比诸侯,唐朝封公,宋代封王,明代去掉封号,但祭祀不变。虽带有自然崇拜性质,但在民间传说中早已将其人格化、社会化。

长江神按地区有奇相(四川)、湘君湘夫人(楚湘)、伍子胥(吴越)以及震蒙氏之女、水府三官、屈原、金龙大王柳毅、杜十姨等多位:黄河神泛称河伯,或指实为冯夷(又作冰夷、无夷)、禺强、吕公子、巨灵、陈平、泰逢氏、金龙四大王(谢氏兄弟纪、纲、统、绪四人)、黄大王(名守才、字英杰、号对泉)等,亦称河侯或河阴圣后。淮河神一说为唐代的裴说,民间传说则广泛传为无支祁(又作无支奇),状似猿猴。济水神有说是伍子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