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只有九所,至2011年年末,共有39所高校位列“985工程”。在这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推出“211工程”,意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共计112所高校。
“211工程”侧重以学科为重点支持,“985工程”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院校是“重点”;“985工程”院校是“重中之重”。
而在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不再新增两个“工程”的学校,开始进入了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的阶段。2014年,中央低调废除以上两个计划。
“985工程”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方人民政府共建资金,学校主管部门共建资金,学校自筹资金。
“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按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程建设起推动、指导和调控作用。
盘点1998年“985工程”战略实施以来,成绩固然不小,但国家投入了很多资源,却未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几天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与路透社联合发布的《世界大学百强排行榜》上,中国只有北大和清华入榜(北大排名39,清华排名67)。这也是今年第三份国外权威性高校排行榜,同样是第三次只有北大与清华入围百强。
这其实就说明,高教改革进行多年,目前,仍然只有北大清华成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其他大学或许连叫板北大清华的实力都还不够。
出 品: 中华网新闻中心
制 作: 赵 颖
时 间: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