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我与改革开放 > 正文

四十年,车来车往说变迁

2018-06-01 15:15:02  海宝明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多少年里,汽车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邻村村办企业搞得好,村支书买了一辆上海桑塔纳,红色的。你说,支书买汽车跟村民有关系吗?在那个年代,村集体有汽车跟村民关系大了。邻村的村民倍有面子。“我们大队有汽车,上海桑塔纳!”虽然村集体的汽车,许多村民一次都没坐过,但是,村集体买了汽车,成了村民卖弄的资本。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路上的小汽车逐渐多了起来。我们那一茬人结婚的时候,大多托亲靠友,花上一点油钱,从公家借车娶亲,用汽车撑面子。到本世纪初,村里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开始购买私人轿车。年轻人娶亲,有条件的人家,新娘把小汽车当成了嫁妆。这个时候,汽车就是面子。到了前几年,年轻人娶亲,新娘陪嫁有汽车不算面子,但是没有汽车就有点憋屈了。发展的太快了,我们这一茬人思维开始有点跟不上了。道理说,刚过五十,岁数不算大啊?咋就落伍了呢。许多人都想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小的时候不一样,许多孩子对汽车没了新鲜感。给他们讲我们小时候对汽车着迷的故事,得到的回答大体一致:“傻不傻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路面上的汽车越来越拥堵,居民小区停满了私家车。特别是到了晚上,走出楼门你想到街上转一转,抬眼一看都是车。许多人对车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烦”,两个字“堵心”。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前不久,我去北京城里办事,好友斌子开着他的私家豪车送我。车到白庙高速收费站前,赶上了高峰时间,足足等了半个小时。让我惊奇得是,平日里猴急猴急的斌子,悠闲的听着音乐,一点没着急。我不解的问斌子,“听说,遇上堵车,脾气再好的人都想骂街,你咋一点不着急呢?”斌子回答:“堵车是幸福的烦恼。咱俩小的时候,想看见这么多的汽车,你看得见吗?想看你也看不着啊!有啥烦的啊,耐心等一会儿不就解决了吗?”“老海,我不像你,念那么多的书,我没文化不会说官话。这些年,变化多大呀!人应该知足啊。知足常乐吗?”我仔细一想,斌子的话确实有道理。斌子学习不好,没念完初中就不念了。改革开放初期,斌子贷款买了几辆二手公交车,搞起了客运。后来,斌子又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斌子买了私家轿车之后,第一时间带着他的老父亲北京周边转了一个遍。旅游归来,斌子问他的老父亲:“老爹,您看看,咱家的坟地长蒿子没有。”斌子爸立马脸都红了伸手打了斌子一巴掌。“臭小子,有俩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党的好政策,你赶上了好时候。遵纪守法,别玩歪的!”“嘚嘚,全是您的理!”这事成了全村人的谈资。

四十年,车来车往,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人说,汽车也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我认为有道理!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