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中国南海专题 > 正文

专家解读:当前南海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4)

2016-07-14 14:58:48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进展但障碍尚存

在2013年9月的中国-东盟第六次高官会上,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了启动“南海行为准则”(COC,以下简称“准则”)磋商的共识。从启动磋商到现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早期收获”项目,已经达成了两个共识文件,建立了两个热线平台,即“中国和东盟国家海上搜救热线平台”和“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

“准则”是一个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使南海缺乏危机管控机制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期望相关方就“准则”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共识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宣言》只是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一个政治文件而非法律文件,并且经过了六年的艰苦谈判;而“准则”更加复杂,涉及的层面更加广泛,且目前东盟内部在“准则”的性质、覆盖范围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其次,由于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事务,向某些争端国释放了错误信号,使少数国家不断给“准则”磋商制造障碍,这是“准则”磋商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再次,菲律宾违背《宣言》达成的共识,单方面提交强制仲裁程序偏离了正常的谈判解决轨道,也给“准则”磋商所需的良好氛围制造了负面影响。此外,仲裁裁决的公布也使得未来的“准则”磋商更加困难重重。

美国的南海政策走向

南海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美国要负很大责任。2016年美国总统选战已经揭幕,无论谁当选,美国都将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其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同盟体系建设和军事部署的趋势恐怕不会逆转。我们不应忘记,正是在希拉里·克林顿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期间,美国开始以公开、高调的方式加大对南海事务的介入。2010年7月23日,她在越南河内的东盟外长系列会议上挑起所谓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问题,声称美国在南海拥有重大利益,希望由美国主导一个多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2011年访问菲律宾时,希拉里在一次讲话中甚至使用菲律宾单方面用的“西菲律宾海”一词指代南海。可以预见,希拉里若当选美国下届总统,在南海问题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上可能会有一些新动作。

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上仍有共识,尤其是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与奥巴马总统进行“庄园会晤”,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指出中美双方应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具体到南海问题上,相信美国领导人和战略家也认识到,中美对抗并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为了盟国而与中国在南海开战代价太大。可以想象,如果中美之间在南海发生冲突,甚至升级为战争的话,对中美双方,对本地区国家,对国际社会都将是一个灾难。

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和本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以及南海航线的最大使用者,中国比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在这方面,中美两国不是没有共同利益。

中美双方2014年11月在北京签订了《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和《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谅解备忘录》,2015年9月双方完成了“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新增“军事危机通报”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新增“空中相遇”附件的正式签署,“两个互信机制”的建立对中美避免误解误判和海空意外事件具有积极意义。虽然美国频繁进入我国实际管控岛礁的附近海域,但彼此还是有相应的安全规则可以遵守。双方对管控危机,防止危机冲突升级到各方都不乐见、都将付出沉重代价的局面是有共识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