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抗战大阅兵 > 正文

阎明复忆父亲:文革中惨死 最遗憾未救出张学良(7)

2015-09-02 09:11:14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后来,阎宝航出任新生活运动总干事。张学良晚年时曾向阎明光回忆:“你父亲很能干,他到蒋先生那儿做事是我介绍的。”

1936年11月初,阎宝航以考察新生活运动的名义赶赴西安。其间,张学良与包括阎宝航在内的幕僚们进行了一次长谈,决心退出内战,并透露和共产党联合抗日的想法。阎宝航从西安返抵南京不到半个月,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阎宝航与高崇民、卢广绩等几位东北军领袖奔走各方,为营救张学良而努力。1962年,阎宝航撰文《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以后》,详细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28日,阎宝航接到宋子文通知,约其到扣押张学良的北极阁公馆一谈。宋子文见面即告知阎宝航,请他亲赴西安,将张学良的一封信转交杨虎城,让杨放回扣押的50架马丁飞机,并转告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张学良几天内就回去。

此次阎宝航得以面见张学良。阎宝航再问宋美龄可否保证张学良几天内回去,“‘我们牺牲一切也要做到’,她宣誓样地答复”。

于是,阎宝航带着张学良的亲笔信飞赴西安,但张学良却未被释放,这让他有受骗之感。

之后,阎宝航四下奉化见蒋介石,请求释放张学良,未果。1937年2月中旬,阎宝航第四次去奉化时,蒋介石同意让二人见面。

当时,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雪窦寺,阎宝航回忆,寺里“不禁有凄凉萧瑟之感”。

“屋里生着火炉,窗户则斜开一扇。和张相见之下,我不知话从何处说起,转念间,急欲把前此奔走经过作简要陈述。每入话题,张辄以手势急加阻止。示意窗外有人窃听。我最后说:‘汉公,为国为家,还要保重身体,再见罢。’张微微点首,默不一言。

辞别下山,数十步外,回望张学良,犹伫立门前,目送我们离去,形影孤单,特务环伺。”

这也是二人此生最后一面。此后,山阻水隔,人世浮沉,竟不得再见。

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阎宝航曾撰文记录当时场景:“周恩来说,赵媞小姐这种和张汉公共患难的精神,实可敬佩”,而提及杨虎城和傅葆贞被害时,总理“忽然痛泪盈眶,以手帕掩面”。

“父亲曾对我说,此生最大遗憾是未能救出张学良将军。”阎明光回忆。

1991年,年逾90高龄的张学良与夫人赵一荻终获自由。当年,阎明光接到张学良老部下、原东北大学校长宁恩承从美国发来的电传,说张学良想见自己和明复。几天后,张学良侄女张闾蘅又打电话再转此意。

在邓颖超等中央领导的安排下,阎明光随吕正操将军赴美为张学良庆贺91岁生日。

“张学良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问:‘你父亲玉衡是怎么死的?’我一时哽咽……临行前,当时主持对台工作的杨尚昆主席特意在天津接见了我和明复,叮嘱不要过多地提伤心事,所以我也没有多讲。”

后来,张学良得知阎宝航惨死的情形后非常难过。在其建议下,1991年,阎明光出面成立“阎宝航基金会”。张学良不但赞助资金,还亲自给基金会题写会名。

阎明光介绍,该基金会致力于扶贫助教等公益事业,做抗战史文化搜集与创作工作,同时帮助聋儿、渐冻人等人群改善生活质量。

张学良曾在自己90岁生日时赋诗一首:“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如此的情怀让我领悟到:张将军为什么和我父亲阎宝航能够成为挚友,同样的爱国情怀,同样的天地无私,让两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阎明光感慨。

附:本文参考书目及文章:

《阎明复回忆录(一)》,《阎明复回忆录(二)》,《阎宝航纪念文集》,《阎宝航传》,“从基督徒到红色特工——我的父亲阎宝航”(口述:阎明光,主笔:李菁),“阎宝航后人与张学良将军的不了情”(作者:阎明光),“我父亲阎宝航的情报生涯”(作者:阎明复)

(责任编辑:杨强 CN04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