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人民网河南分网)
一、汴河的基本概况
汴河(隋代称通济渠)的前身乃战国时的鸿沟。隋炀帝即位后,为更便捷地沟通中原京畿之地与东南富庶之地,于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元605年4月14日),“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准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资治通鉴・隋纪四》卷一八零)。隋炀帝成就了汴河,也湮灭于汴河,但汴河为后世唐宋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济渠在唐代短暂改为广济渠,在唐宋时期通济渠更多地被称为汴河、汴水或者汴渠。汴河是隋唐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全长约650公里,分为东西两段开凿而成。西段自今河南洛阳县西的隋帝宫殿“西苑”开始,引谷水和洛水沿东汉张纯所开阳渠的故道,由偃师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东段则自河南的板渚(今河南荥阳县氾水镇东北三十五里),引黄河水经荥阳、开封间与汴水合流,又至今杞县以西与汴水分流,折向东南,经今商丘、永城、宿州(埇桥)、灵壁、泗县、泗洪县,在盱眙之北入淮水。汴河自西向东贯穿河南省的荥阳、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埇桥)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至此汴河入淮连接邗沟。因为汴河水源长期引自黄河,泥沙俱下,致使汴河沿线河床淤高,在北宋时期淤积尤为严重,北宋政府一直靠筑堤、疏浚来维持。宋金南北分治以后,汴河漕运作用锐减,金人维护不力,河道大部分很快淤塞,漕运功能基本丧失,汴河逐渐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