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正文

村主任与30个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

2017-01-12 14:17:25  华龙网    参与评论()人

在易同金和镇、村干部们的努力下,今年初,大冲村的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得知易同金旧病复发,村民们纷纷带着鸡蛋、土鸡等上门看望,都被他一一劝了回去。

易同金(左)在了解村民唐学树家的生姜种植和销售情况。

通讯员刘辉摄

重庆日报讯和林镇大冲村位于梁平县西南15公里,地处丘陵山区。村里零零散散地分布着30户贫困家庭。实施脱贫攻坚以来,这部分人口的脱贫致富成为当地村干部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限时脱贫,有9年党龄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易同金带着干部们,为贫困户改建危房、介绍就业岗位、发展乡村旅游致富。截至今年初,全村所有的贫困户脱贫“摘帽”,而易同金却因劳累过度致肝病复发入院治疗。

日前,记者走访了大冲村,听村民们摆一摆易同金扶贫的那些事儿。

刘老汉总也送不出的鸡蛋

大冲村三组的刘洪平对易同金很“恼火”。

帮刘洪平申请建房补助、带人帮他家挖地基、盖房子的易同金咋被刘老汉“恨”上了呢?

“听说易主任累病了,我攒了60个鸡蛋,去了五六趟,人是看到了,可鸡蛋硬是没有收。”64岁的单身汉刘洪平道出了原委。

刘洪平的新家在离村里水泥路不远的竹林里。就在去年,刘洪平还住在塌了一半的土坯房里,每天他就在仅用三块石头搭建而成的“灶”上煮饭吃。刘洪平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平时生活多靠几个兄弟接济。

脱贫攻坚启动后,村里把刘洪平纳入建卡贫困户,每月有300多元的低保收入。为改善刘洪平的居住条件,易同金帮他争取了相关资金及困难补助1.7万余元。

仅靠这些钱要建好新房并不容易,刘洪平生活都要靠兄弟接济,根本就拿不出钱来,再加上他年迈体弱,靠自己建房根本不可能。

“建材费用上必须得精打细算。”易同金和三组组长王远弟商量后,决定由两人共同牵头为老人建房。为节省工钱,从协调地基、张罗建材到平整地面,酷热的八月天,他俩自带午餐,一干就是七八天。

建房的工程队负责人被他们感动了,结算工程款时执意少收2000多元。这位负责人说:“算是我们为扶贫贡献一点力量吧!”

2015年底,刘老汉终于搬离了土坯房,住上了新房子。

帮助贫困户开拓赚钱门路

“只有为贫困户开拓新的赚钱门路,才能扭转他们的贫困境况。”易同金这样看待贫困,也依照这样的思路在村里开展扶贫。

一组贫困户张志兵的妻子肢体残疾,为照顾家庭,他只好在镇上跑摩的赚钱,不仅危险性大,收入也仅能勉强维持生活。为帮助其脱贫,去年8月,易同金上门劝说他改做母猪养殖。“不会的,我来教你!”养猪多年的易同金免费传授养殖技术,今年初,张志兵的第一批猪仔出栏就收入1.4万元。

五组的贫困户唐学树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每年要花费5万多元,经济压力巨大。为了老唐有稳定的收入,易同金鼓励他学习生姜种植技术。今年初,老唐种植了8亩生姜,预计收入可达12万元。在易同金的协调下,老唐陆续流转了60多亩土地,准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从贫困户到种姜大户,多亏了易主任!”唐学树说。

在易同金和镇、村干部们的努力下,今年初,大冲村的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然而,在易同金看来,村民脱贫是第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还须依靠产业。今年7月,大冲村依靠村里的响水峡谷景区引进企业搞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就要求该企业用工尽量向当地村民倾斜。目前,在该企业务工的大冲村村民有30余人。

为扶贫自己累到旧病复发

贫困户全部脱了贫,而易同金却因劳累过度累倒了。

早在2014年,易同金就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二期,在北京治疗调理了半年多。听说村里要进行脱贫攻坚,身体刚刚好转的他,当即就回到了村里。

去年11月,加班整理资料的易同金晕倒在电脑旁。“我们都劝他不要那么拼命,好好休养一阵子。”和林镇党委书记邓清洪说,鉴于老易的身体状况,镇里特意给他批了几个月假期。谁知道,他去了万州一家医院做了一天的治疗,待疼痛稍缓后就回了村里,一边输液一边还坚持工作。

得知易同金旧病复发,村民们纷纷带着鸡蛋、土鸡等上门看望,都被他一一劝了回去。

“我帮乡亲们做点事,是应该的。”易同金说,村民们的认可,让他觉得很值得的。如今,他正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点康复,继续为村民服务。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键词:走转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