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正文

陈吉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但形势依然严峻(2)

2017-02-17 15:26:46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燃煤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25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47%。其中,河北、河南等省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04.58万辆,完成全年淘汰任务的106.5%;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完善政策和标准技术体系,发布59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现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达1732项。358家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全部完成脱钩。

河北、重庆率先启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初步构建,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启动。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全面完成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监测事权上收任务;建成由3186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网,完成22000个基础点位布设,建成约15000个风险监控点。

截至目前,已开展了15个省区市的中央环保督察。共受理群众举报3.3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余件、罚款4.4亿多元,立案侦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约谈6307人,问责6454人。

陈吉宁通报,2016年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974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9622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521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968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963件,同比分别上升36%、130%、68%、91%、16%。

决不能在环境质量改善上做数字游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环境敏感期共存、环境问题高发期与环境意识升级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垃圾处理设施、化工项目建设、危险废物和污染地块处理处置、“毒跑道”问题引发的环境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陈吉宁指出,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严峻——

部分地区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地方普遍存在以重大工程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趋势,甚至突破原有的规划规模,与环境敏感区域保护矛盾加剧,布局性矛盾增加潜在环境风险。

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情况增多,水电、航道开发等越来越逼近河流上游和环境敏感区,煤化工以及石化产业无序布局,对河湖关系、自然岸线等产生复杂而深远影响。

一些地方谋划通过加速自然资源利用实现经济增长,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等问题频发,生态破坏的风险加大……

2017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迎难而上明确了坚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深化和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等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陈吉宁表示,2017年,将全面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治气方面,抓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落实,部署推进臭氧(O3)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继续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

在治水方面,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督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年底前基本消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组织排查化工企业周边地下水型水源安全隐患,督促更换不安全水源或强化供水深度处理。年底前各地工业集聚区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在治土方面,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继续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此外,将继续深化和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稳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排污许可制实施步伐,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精简高效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陈吉宁提出将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加大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

“各地区完成考核目标要凭真本事,决不能在环境监测数据上动歪脑筋、做手脚,决不能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做数字游戏和表面文章。”陈吉宁表示,环保部已全部上收1436个国控空气站点的监测事权,完善远程监测质量监控系统,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手段,对干扰环境数据采集、公然造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严格追责。

(责任编辑:刘伟 CN067)
关键词:陈吉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