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跨过死亡无所畏惧 18岁难民团小姑娘更值得关注(3)

2016-08-09 03:50:25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参与评论()人

PauloAmotunLokoro,24岁,几年前还是南苏丹的一个牧民,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从他记事时开始,他的祖国就一直处于战火之中,他也不得不在几年前逃到了邻国的肯尼亚。在内罗毕的难民营里,他展现了惊人的长跑天赋,成为了一名1500米跑选手。

RamiAnis,25岁,也是叙利亚人。五年前就已经成为叙利亚顶尖游泳运动员,因为不想被征兵和叙利亚同胞自相残杀而逃到土耳其,最后辗转定居在比利时。他将参加10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的比赛。

2011年,RamiAnis的家乡叙利亚阿勒波市战火纷飞,轰炸和绑架成为家常便饭,Anis不得不离开家园。父母让他去伊斯坦布尔的哥哥家避难,但Anis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复返。走的时候,Anis只带了一个小包,两件外套、两件T恤、两条裤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后来,阿勒波在叙利亚战争中成为了废墟。但Anis还留存着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朋友、家人和那些无忧无虑游泳的岁月。

在伊斯坦布尔,Anis继续追求游泳的梦想,但由于不是土耳其公民,他无法参加比赛。

为了证明自己,Anis划橡皮艇穿越萨摩斯岛到达比利时,终于在那里得到了庇护。

Anis说:游泳就是我的生命,泳池就是我的家。

YolandeBukasaMabika,出生在刚果,她此次将参加柔道项目。1998-2003年,她的家乡在内战中遭到极严重的破坏。她自小就和家人失散,只记得独自在路上奔跑,却被人收留,以直升机送到首都金沙萨。在那里,她生活在流浪儿童中心,开始了柔道练习。

2013年,Mabika代表国家参加柔道世锦赛,也是在巴西里约。她趁机出逃,在里约寻得了庇护,之后一直在这座城市生活。她艰难工作以维持生计,直到奥委会给予帮助。

Mabika说,柔道不曾为我带来收入,但是它让我变得坚强。我与家人失散的经历曾让我流过许多眼泪,而开始学习柔道则让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YiechPurBiel,此次参加田径项目的比赛。11年前,他为躲避战火离开了苏丹,在难民营住了十年;一年前,Biel开始练习跑步;今年8月,他出征里约奥运。

2005年,第二次苏丹战争爆发,许多孩子父母双亡,为了求生,Biel和其他孤儿们一起,从家乡努尔一路跋涉到卡库马难民营。

难民营生活艰苦,连鞋都没有,但Biel坚持运动,因为运动给了他归属感。

去年,有基金赞助难民营搞马拉松,Biel报名参加,一路走到了今天。

Biel说:就算我不能拿到奖牌,我也会向世界展示,作为难民,你也可以做一些事情。

就像《奥林匹克宪章》里说的,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促进和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什么是维护人的尊严?让每一个有资格参加比赛的人都能参加比赛,不让战乱和政治原因打碎他们的梦想,就是维护人的尊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