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北京今年72块住宅用地“限价” 溢价能力面临挑战

2017-12-08 03:46:1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北京今年72块住宅用地全部“限价”

今年已成交宅地67宗、未成交5宗,全部为限房价、共有产权住房地块,开发商溢价能力面临挑战

12月7日,北京土地拍卖市场迎来全年收官之月的第一拍,来自房山的两宗共有产权住房地块分别被金融街、金隅摘得,总成交价43.6亿元,未来销售价格均为26000元/平方米。至此,2017年北京土地成交金额已达到2652.6亿元,创历史新高。算上12月单月还未拍卖的5宗住宅地块,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金额将超过28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成交的67宗和未成交的5宗住宅地块,全部为共有产权住房、“限房价、竞地价”地块并配建部分自持住宅物业。对此,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郭艳萍表示,这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土地供应结构,将有利于平抑房价、推动市场回归理性。但对于开发商来说,提升限价房的溢价能力成为最大挑战。郭艳萍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高度专业的产品体系+财务体系+营销体系,来实现更多利润空间。

限价房成绝对主流

今年年初,北京市在土地供应上落实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进一步优化商品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比例。因此,在后续的土地供应上,“限价房”地块成为绝对的主流,主要呈现形式是“限房价、竞地价”和共有产权住房地块。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北京住宅用地累计成交65宗,成交面积87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212亿元,同比翻三番。其中,“限房价、竞地价”住宅用地成交面积331万平方米,占比50%,成交量是去年的9倍;共有产权住房面积248万平方米,占比37%,成交规模为去年的7.8倍;自持部分面积85万平方米,占比13%;纯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为零。

土地供应结构呈现限价商品住宅、公有产权房、租赁住房三分天下的局面,不仅从体量上加大供给,其结构也得到更为合理的优化。

郭艳萍认为,年初,整体调控逻辑和思路已经很清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上半年的调控手段主要是各种“限”字政策,短平快,下半年,政府实施长效调控,从源头上加大土地供应,通过“限价房”地块的供应来有效地平抑房价。今年应该是限价房地块的起点,明年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都将可能会成为一个常用手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