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浦发高层变动引不良数据开锅 从成都到丹东危机不断

2017-11-15 17:09:0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有业内人士评价指出国有背景企业换届,新任领导为了避免“背锅”,往往会将财务报表中的既有风险和潜在风险充分进行暴露,此举通常被称为“甩锅”。

然而即便是“甩锅”,浦发银行不良风险也已十分严峻。

今年4月,一则关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千亿元坏账消息四处传播。消息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七个企业集团的2010个“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

尽管该消息未得到浦发银行正面确认,但据财新杂志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银监会、四川省、上海市与浦发银行早已成立了“3+1”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处理浦发成都分行腾挪近千亿不良案的后续工作,而其成都分行已有逾百人被问责处理。为防范此类事件再发,浦发银行启动了全行大轮岗,甚至可能上升为长期执行的监管制度。

然而乌鸦从来结伴而飞,丹东港日前爆发重大债务违约事件,浦发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

10月30日丹东港集团突然发布公告称,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4丹东港MTN001)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这是丹东港在没有发布任何兑付风险预警情况下的突然违约。

此次违约涉及面广泛。有消息称,6天前丹东港另外一款15亿规模的债券本已岌岌可危,只是因为时点的敏感性,最终由托管行的浦发方面支付不少于9.5亿元过桥贷款才勉强过关。但这会否成为另一笔不良的开始?

虽然从理论上讲,债券违约,承销商不承担还款责任,不过,“不兑付,自身压力自然减轻,但又会造成信誉折损情况,同时我们的债券承销机构也的确并不清白,在承销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尽职尽责,有不少漏洞问题成为把柄,从而成为投资人要求承销商担责的证据。”一位债券行业研究人员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不仅浦发银行,部分重大债券违约正成为众多有承销资格银行的心头大患—地雷爆炸的引线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