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噱头保险昙花一现 今年“双11”险企主打保障牌

2017-10-31 07:25: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金秋10月即将过去,“双11”脚步渐行渐近,除了商家们的躁动外,各大保险公司翘首以盼,准备在今年的“双11”再创辉煌佳绩。回顾近年“双11”保险业表现。销售数据方面,从之前理财型保险产品爆发,连续两年创造了亿元级销售神话到退货运费险“以量取胜”,再到2016 年,消费类保险创造单日6亿笔的记录,成为全球保单量最大的险种;保险产品方面,以往“双11”曾出现的“爱情保险”、“脱光险”等噱头类产品难起涟漪,而围绕消费痛点的消费保险创新层出不穷。

在今年“双11”即将来临前夕,《每日经济新闻》特别策划“双11”保险专题,以飨读者。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毕陆名

随着“保险姓保”的理念不断渗透,保障型产品越来越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双11”多数平台的保险营销活动现在还在酝酿中。慧择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已经确认多款爆款长期健康险商品的十多家保险公司都会参与进来,其他还在沟通确认中。”

除了“双11”的各类保险产品营销,保险业深度参与“双11”还看消费保险。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往“双11”曾出现的“爱情保险”、“脱光险”等噱头类产品难起涟漪。围绕“买的不合适想退货怎么办?”、“买到假货怎么办?”“买贵了怎么办?”这些消费痛点,近年来,消费保险创新层出不穷。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双11’互联网平台保险产品的定位,与整个保险市场‘保险姓保’的基调是相吻合的,保障型产品越来越热是趋势。”在其看来,伴随消费保险接受度的提升,转而带动非明显化场景保险,将真正带动意外、健康、医疗等人生大风险管控的保险产品的整体销售。

噱头类保险淡出市场

在“双11”期间,“脱光险”一度吸引了消费者眼球。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保险公司营销的噱头类产品,此前所谓的“脱光险”、“爱情保险”购买者寥寥无几,如今“双11”已经化身为“买买买”的代名词,此类保险产品早已难觅踪迹。类似的奇葩险还有国寿财险2015年“双11”推出的“忘穿秋裤险”。

对于这些吸引眼球,但并不“叫座”的保险,慧择保险用户服务中心顾问总监吕亚认为:“噱头类产品本身在出现初期,保险公司的定位就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了博眼球,为了让自己贴上所谓的创新标签,或者贴上互联网保险的标签。如果脱离保险的本质的话,注定是昙花一现,博博眼球而已,甚至到后期还会带来不专业的标签。”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