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别盲目进行国际行业对比

2017-10-26 16:35:5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那么,是不是中国的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仍然只是以上国家的40%左右,所以机动车行业就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呢?问题是,我们还需要考虑,中国的人均GDP是这些参照国家的百分之多少?只有一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大于、或者说远大于人均GDP的发展空间,这个行业才能算是一个明确的可能能够以超出平均速度增长的行业。

按IMF的统计,2016年中国的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算,是15399国际元,同期德国、日本、英国、韩国分别是48111、41275、42481、37740国际元。很明显,机动车行业的增长空间,是小于人均GDP的增长空间的。

让我们再看一些例子。国家之间饮食习惯不同,则造成不同食品消耗量不同,而不同的饮食习惯则是由不同的历史传承、民族习惯造成的。如果不分国别、盲目比较,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啤酒为例,按麒麟控股株式会社的统计,2014年,德国的人均全年啤酒消费量是104.7升,隔壁的奥地利则是104.8升,爱尔兰是97升,不过,这些全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啤酒消费的大国。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二梯队,则有美国的75.8升、澳大利亚的74.2升、英国的67.7升。可以看到,尽管经济发展类似,但是因饮食习惯不同,造成这两组国家的国民啤酒消费量迥异。

2012年,中国的同口径数据则是32升。那么,我们能不能以上述两组数据得出中国人均啤酒消费仍有200%、或者最少100%增长空间的结论?并不能,因为啤酒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人饮料,东方人对其并不太适应,同口径下,日本在2014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只有42.6升,韩国是45.8升。

而饮食习惯的不同则在另一种食品上,以相反的姿态反映出来。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4年的统计,当年中国大陆人均茶消费量是73盎司,位列全球第7名,中国香港则为50盎司,而同年日本只有35盎司,新西兰23盎司,新加坡22盎司,德国8.1盎司,韩国只有区区2.3盎司。如果想用经济发展水平解释这样一组数据,简直不知该如何下手。

有意思的是,同属英语国家,同口径的美国人均茶消费量是12盎司,加拿大是14盎司,而英国和爱尔兰,这两个美国和加拿大国民的主要历史来源国,却分别有120盎司和147盎司。看来,就茶叶这个行业来说,想从国际发展水平中找到什么可以利用的数据支持是难若登天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