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平台“退台” 城投债重定价是大势所趋

2017-10-13 07:47: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有券商债券自营部门人士则称,当前有不少未纳入平台名单管理的企业在承担替地方政府融资的职能,原本纳入平台管理的城投企业在退出后,有可能也像这类企业一样,只是脱离了名单,并未改变融资平台的实质。

业内人士指出,城投公司至今仍在地方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当前而言,地方基建融资缺口及前期积累的存量债务,将是剥离融资平台政府性融资职能的主要障碍,这与三年前“43号文”发布时的情况并没有根本区别。

现在安全不代表永远安全

隐性的政府信用支持一直以来是城投债定价中重要且关键的影响因素。不少研究机构认为,融资平台转型非一两日之功,预计监管不会对城投融资“一刀切”,城投债与地方信用之间关联恐怕将“藕断丝连”。

天风证券孙彬彬、高志刚认为,城投债刚兑预期的关键在于城投模式背后的发展模式,只要现有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变化,城投模式就有其生命力和价值,相应的,城投债也依然具有价值。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认为,虽然违约并不是城投债马上需要面对的首要风险,但城投平台再融资渠道收紧、隐形担保逐步淡化的趋势不容回避,且需要逐步向商业化企业转型。目前城投债的绝对收益率以及与同评级产业债的利差都处于历史低位,监管新政和再融资压力冲击下,城投债性价比降低,行业利差的走扩已初露端倪,而且可能会在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

中泰证券齐晟也称,城投平台的业务转型势在必行,城投债利差的分析框架会逐步向产业债靠拢,政府的隐性担保也会朝着逐渐趋弱的方向发展,风险溢价的提高最终会导致城投、产业信用利差趋于一致。

中金公司分析师建议,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可在市场情绪尚好时,逐步降低仓位,考虑选择产业债中性价比较高的板块加以替代。在城投债个券选择上,应倾向财政实力强、行政级别高、与政府公益性事务关系紧密、在当地重要性程度高的主体,其中担保增信实力较强,流动性良好的中短期限品种相对更优。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