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吉林松原:书写绿色农业“好故事”

2017-09-08 15:31:5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李德文“不务正业”卖饺子的同时,也没忘了怎么用绿色理念改造大苞米。今年,他种植的2400亩玉米田就少购进了700多袋化肥。“每亩化肥用量从1.7袋减少到1.4袋,节约投入40元。”李德文搞了5年秸秆还田,“去年试验全面减少化肥投入,发现产量并不减,但质量效益提高,今年30亩试验田每亩只投入1袋化肥。”

松原去年投入1亿元,培育16个像李德文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2万亩,带动190万亩。“去年全市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9个。”松原市农委主任孙成德说,今年培育示范基地58个,种植面积30万亩,辐射带动3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六分之一。

装稻谷的编织袋也有“认证”

“种稻米的标准是钻牛角尖!”在松原市善德公司打工的农民杨晓东负责管理130亩水稻田,像他这样的“管田人”还有30多名。从育苗、插秧、除草、收割全过程都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尤其夏天除草时,需要大量人工下地手工拔草。“用点除草剂又检不出来。”杨晓东曾经为此困惑。善德公司会每月预扣管理员40%的工资,秋天大米检验合格后,才能补发。

善德公司选择在松原市前郭县从未耕种过的5300亩盐碱地种植有机水稻,而其对稻米种植、加工、运输等流程把关之严格令人“震惊”。专用有机肥,价格是普通的3倍;为防止运输中“二次污染”,建立起独立的仓储、运输体系;甚至最不起眼的装稻谷的编织袋也是门“学问”……

“专用稻谷编织袋是千里迢迢从杭州运来的。”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韦大伟告诉记者,装稻谷的编织袋是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但普通编织袋可能会释放影响稻谷品质,甚至造成污染,因此宁可花高价也要用有认证的“有机”编织袋。

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绿油油、金灿灿的稻田,灰鹤、白鹭等鸟类也会时常到这里“歇歇脚”。看着环境一天天改善,杨晓东也明白了“为啥不用除草剂”。

松原市委书记李相国说,通过未来8年打造“绿色农业城市”,绿色农业种植面积将占耕地总面积60%,促进“大生态”建设,松原将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95%以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