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消费倒逼高端餐饮产业升级 金钱豹现象折射餐饮业巨变

2017-07-10 18:37:30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金钱豹进入大陆市场是在2003年,经过数年发展,金钱豹成了高端自助的代名词,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2011年7月,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完成对金钱豹的收购,此举曾被看成是金钱豹为上市铺路的信号,时任金钱豹中国CEO的缪钦曾信心满满地对外表示,预计到2015年,金钱豹将实现销售20亿元和50家门店的目标。不过四年后安佰深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嘉年华国际。值得一提的是,安佰深2011年从金钱豹创始人手中接手时用了15亿元四年之后嘉年华国际只用2.53亿港元的价格获得了金钱豹99.99%的股权。挥泪大甩卖也被看作是金钱豹积重难返的信号。

已经被时代抛弃 模式老化无法满足新的要求

除了管理混乱外,金钱豹衰败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模式的落后。“金钱豹的高端自助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主流消费群对餐饮消费的感情宣泄、社交功能的需求”,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

除了创始人早已远离管理、数次易主管理混乱,高端海鲜自助高成本高折损的品类模式老化也被视作衰败的主要原因。金钱豹平均单店营业面积高达7000至8000平方米,单店投资金额多达2500万至3000万元,多菜品经营模式下,仅食材一项成本就占营业额的45%,这也对金钱豹的成本控制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

自身经营不善、模式老化、跟不上市场需求……金钱豹衰败史几乎同时是中国餐饮行业的转型史,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巨浪下,金钱豹被抛在时代的巨轮下,“金钱豹时代”的远去,昭示了互联网时代对餐饮业提出的新要求。

消费者也早洞悉到金钱豹的变化。在大众点评上,消费者对金钱豹“菜品下降”、“服务差”之类的评价猛然增多。有顾客表示,自己之所以会去吃金钱豹仅仅是因为想把会员卡里面的余额用完。不过近年来,金钱豹的菜品质量已经严重下降,“海鲜不再新鲜,哈根达斯也数次被告知停止供应。”

消费者本身也在倒逼高端餐饮的产业升级,眼下中国的餐饮和消费习惯在理性的回归,除了追求健康、低卡路里外,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无一例外都在考验着餐饮企业。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

金钱豹的老伙伴们都不轻松

猝不及防的市场、虎视眈眈的资本,开餐饮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关报道:

    关闭